- 声望
- 234 点
- 西工币
- 3795 枚
- 贡献值
- 0 点
- 好评度
- 0 点
- 最后登录
- 2009-5-30
- 注册时间
- 2006-10-9
- 帖子
- 61
- 精华
- 0
- 积分
- 178
- 阅读权限
- 50
- UID
- 4014

该用户从未签到 - 西工币
- 3795 枚
- 好评度
- 0 点
- 声望
- 234 点
- 注册时间
- 2006-10-9
- 帖子
- 61
- 积分
- 178
- UID
- 4014
|
那么,首先介绍一下北欧的维京金属吧.Viking Metal
说到维京金属就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维京文化。维京文化是北欧特有的历史遗产,它的起源和发展这里就不多作介绍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吧,魔戒大家还记忆犹新吧,宏大的史诗场景,高耸的雪峰,碧绿空旷的草原,彪悍的武士,雄浑的呐喊,闪着寒光的宝剑,劈碎一切的战斧,强力的战甲……Now,welcome to viking world!!维京金属的特征就是取材于这样的北欧古神话,大自然,山山水水以及维京史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史诗等等,来体现民族的自豪与力量,还包含了维京人“异教”的灵魂以及同犹太基督教的永久抗衡(维京人的古老神话的主神奥丁((大家还记得圣斗士北欧篇吧)),被维京人认为是上帝天然的敌人,所以他们便是天生的异教徒。因为如此,维京金属里很少有一般金属乐里高唱的撒旦内容,而是被ODIN取代)。维京金属乐可以当作是用来对本族文化热爱和歌颂的一种介质。
Viking Metal是Black Metal的近亲,起源于斯勘迪纳维亚地区的歌颂北欧维京异教文化和自然的乐团。一般看法认为,最早的Viking Metal来自转型的Black Metal,比如瑞典的BATHORY,挪威的BURZUM和ENSLAVED。在Black Metal全盛的时期,在黑嗓和死亡邪恶主题全面泛滥的时候,有的乐队开始寻找突破,把主题转向北欧神话或传说,嗓音加入清唱合唱与嘶嚎并用,让人感觉到极北人的健壮彪悍,乐器中穿插很多民族乐器的使用,旋律中混合北欧的民族曲调甚至民族舞曲,演奏方法中除了高速轮拨还加入了老式重金属的弹奏方法。歌词方面除了提到的维京文化,起大部分采取母语而非英语,设置北欧的古文字,体现出对自己名族的强烈自豪感。装扮上也脱离了黑金属的尸脸那种坟墓里爬出来的阴沉暴戾,而是以鲜血涂遍全身高举宝剑战斧,以追求古代北欧战士(海盗)的战斗高于一切的荣誉感。另外,维京金属乐队的名字都很有意思。
现在大多数维京金属乐队都相对较集中在北欧地区,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乐队才可以被视为维京金属乐队呢?首先,必须满足血统。因为所谓维京,指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北欧,所以只有欧裔白人才是可以被称为维京乐队的基础,自然就屏弃了其他地区的乐队,甚至是金属大国美国(打心眼里说,美国人做不出这么有文化底蕴的音乐)。然后,不论是黑金属,死亡金属或民谣金属等等音乐风格的乐队(选择什么样的编曲风格只是一种载体,以上三种风格的维京派金属比较多见,因为其他风格的如厄运或氛围金属的话,就比较难刻画出维京所需要表达的一种生生不息的自豪感来,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的),只要是由始至终都贯彻前面所讲的维京金属创作理念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话,那么就可以称为是一支维京金属乐队了。基本在编曲上倾向于黑金属的有早期的enslaved,死亡金属的有unleashed,传统重金属的有einherjer。(注意,很多民谣金属或旋律金属比如AMORPHIS,从听觉上很类似于VIKING METAL,但是由于创作理念和地域的原因,并不算是VIKING METAL,一些东欧乐队和俄罗斯的乐队,比如NOKTURNAL MORTUM(NOKTURNAL MORTUM真的很棒,可惜不是在北欧,漂亮的乌克兰小调加上残暴的黑金属。撤远了……)。再看看维京金属乐团的装束,在形象上他们喜欢把自己刻画成为维京勇士,这就是最显著的标志。最后,瞧瞧歌迷在现场的装束,头带双角海盗头盔,腰带牛角大酒杯,高声合唱,开怀畅饮……
这张专辑:
【山猫】:超越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前两张专辑《Ensiferum》和《Iron》几乎可以称得上完美,并且有《Hero in a Dream》、《Lai Lai Hei》这样脍炙人口的名曲,以及《Little Dreamer》、《Eternal Wait》、《Into Battle》这类听一百遍也不会腻味的好歌。当Ensiferum在05年发表了旧日小样和练习曲合辑《1997-1999》,又更换了主唱Petri,我甚至认为Ensiferum可能会进入一个低潮期,甚至退步。但2006年1月,让我兴奋的《Dragonheads》回来了,虽然只是一张6首歌的EP,但《Dragonheads》是一个完整的壮烈的东西,有开局,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尾,6首歌顺序的编排恰到好处。并且,Ensiferum的音乐叙事的技术在《Dragonheads》中再一次出现了飞跃,如果说前作《Ensiferum》和《Iron》是年轻气盛傲气凌人,是勇猛无畏的用利剑砍向敌人,这张《Dragonheads》则表现出了Ensiferum睿智、感性和坚强的一面。他们更谨慎、更大气、更出色。这张专辑丝毫不比任何一张前作差,并且,新主唱Petri的嗓音完美的接替了前任主唱Jari的风格,甚至如出一辙,保持了Ensiferum乐队的整体性。
整张专辑可能最开始听起来很过瘾,旋律迷人,节奏突出,唱腔也不是那么极端(Petri的嗓音比jari感性一些,但不如jari那么野性)。对于非维京爱好者,比如喜欢旋死的,喜欢黑金属的,这张《Dragonheads》易于接受。(网上某些碟评说Ensiferum是旋死,随他们便吧)。如果你像我一样能保证将这张专辑从2006年2月便装进MP3,并且每天都可能听到他们,一直持续一年,那么时间长了以后,这张专辑的味道同刚开始听完全不一样。我不了解歌词,但《Dragonheads》的音乐实际上听起来很悲观,单从旋律上感觉,《Dragonheads》并不是一张激进和兴奋的专辑,前两张专辑中暴躁、豪迈和愤怒的状态大大减弱了(我不是说唱腔,而是指音乐),尤其体现在《Warrior's Quest》和《Into Hiding》这两首歌中。《Warrior's Quest》自第一秒的音乐响起,就注定是一首忧伤的、怀旧的东西。《Into Hiding》和原来专辑里的一首《Old Man》感觉如出一辙,老旧,复古,怀念和感伤。尤其在冬天的晚上,坐在空荡荡的公交车里听这两首歌,看着窗外,我的眼睛里竟然充满了泪水。第四首,相对来说最刺激的《White Storm》实际上是8年前的作品,我在《1997-1999》里听到过小样版本。这首歌的旋律很像前面专辑的《Guardians of Fate》。同样,这首歌和第一首,也就是主打歌曲《Dragonheads》一起构成了这张专辑雄壮、有力和坚韧的部分。第三首《Kalevala Melody》作为一个释放压力、承上启下的过度曲,是Ensiferum以及更多维京乐队的习惯,它的出现刚好调节了前两首歌曲带来的紧张或壮烈气氛。最后值得一说的是最后一首《Finnish Medley》,它对整张专辑做了出色的总结,并且是由《Iron》专辑结尾曲《Tears》的女声Johanna Vakkuri女士用芬兰语演唱。对这个声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Ensiferum的DVD《10th Anniversary》,中间部分我们会看到这位女士演唱的《Finnish Medley》和《Tears》。我个人认为,这首歌才是最好听的。吉他和贝司的表演丝毫不做作,不拖沓,战斗的鼓点明确,清晰,没有任何漏洞。这张专辑让我感觉,似乎是在大海上航行的一艘海盗船上录制的——虽然这么想可能比较天真,但我品出了它的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