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2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选购笔记本时应避免的五大误区

[复制链接]

244

主题

4

好友

1224

积分

荣誉会员

混在雁塔路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14424 枚
好评度
37 点
声望
1103 点
注册时间
2006-6-6
帖子
470
积分
1224
UID
388

终身成就奖 特殊贡献奖 论坛元老 双鱼座 子鼠 超级清洁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9 10:09: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来源: ZOL笔记本频道 作者:安琪 时间:2008-4-07 12:16



作为一名笔记本评测编辑,笔者亲身体验过不少本本,对它们的硬件效能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际测试,我们才能发现并纠正那些认识上的误区。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把选本时容易进入的误区、以及其它注意事项汇总起来,希望能够对您的本本选购起到指导作用。

· 误区1:过于看重处理器的二级缓存

  目前英特尔移动处理器家族从低端到高端排列依次是:赛扬单核--赛扬双核--奔腾双核--酷睿2双核T5000系列--酷睿2双核T7000系列--45纳米酷睿2双核T8000/T9000系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一层级的处理器效能就一定更强,举例而言,高频版奔腾双核的效能完全有可能超越低频版的酷睿2双核。

  众所周知,一款处理器的效能高低是由多项参数共同决定的。根据我们的测试经验,这些参数对处理器效能的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内核架构>核心频率>二级缓存>前端总线。

  现在占据主流市场的都是65纳米双核处理器(从赛扬双核到酷睿2双核T7000系列),它们有着完全相同的内核架构——代号为Merom的酷睿微架构。主要区别在于:中低端双核处理器在二级缓存和前端总线方面有所精简。



热门笔记本处理器详细参数及效能对比

  以奔腾双核T2000系列为例,许多人都会主观上认定:“它的二级缓存只有酷睿2双核T5000系列的一半,其效能肯定远远低于酷睿2”,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实际上,由于它们的内核架构完全相同,此时核心频率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根据我们的测试经验,在主频相等的前提下,奔腾双核的效能会落后酷睿2双核T5000系列大约5%~10%。因此,高频版的奔腾双核效能将会超越低频版的酷睿2双核,比如,T2370(1.73GHz)的效能就比T5250(1.50GHz)更好。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问:“T2370这么强的话,T5250还怎么卖啊?”这里就要谈到英特尔的产品更新换代策略了。简单地说,就是英特尔会定期推出主频更高的新型号来取代老型号,因此当T2370取代T2330的同时,T5250早就被T5450、T5550取代了,从而保持着酷睿2对奔腾双核的优势。

  AMD方面,由于炫龙TL系列及速龙TK系列的内核架构都相对较老,因此在主频相同的前提下,其效能会稍微落后于英特尔处理器,不过在中低价位下,它们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 本帖最后由 李逍遥 于 2008-4-9 10:1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扔鸡蛋~扔鸡蛋~0
http://shop33857354.taobao.com/
QQ 23150095
百脑汇负一楼133室
13384924045

244

主题

4

好友

1224

积分

荣誉会员

混在雁塔路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14424 枚
好评度
37 点
声望
1103 点
注册时间
2006-6-6
帖子
470
积分
1224
UID
388

终身成就奖 特殊贡献奖 论坛元老 双鱼座 子鼠 超级清洁员

2#
发表于 2008-4-9 10:12:07 |只看该作者
误区2:新款显卡肯定比老款更强?
  无论NVIDIA还是AMD-ATI,在发布新款显卡时都会推出一整套系列,其中包括针对不同用户的低/中/高型号,分别用于取代老款显卡系列中相对应的低/中/高型号。

  比如GeForce 8400M取代了GeForce Go 7400,再比如HD 2400取代了X1400。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既能保证全面的产品线布局,也便于消费者推断新一代显卡的大致效能水平。

  因此,显卡型号中的第一位数字仅代表它的推出时间,意味着它采用了相对较新的技术;但要想了解其效能高低,主要还是看型号中的第二位数字。举例而言,GeForce 9300M的游戏效能其实不如GeForce 8600M,只不过比8400M稍强一点。

  AMD新一代的HD 3000系列显卡已经将制程更新为55nm,拥有更低的功耗和发热量。NVIDIA新款的GeForce 9000M暂时还沿用着上一代的80nm核心,不过相信很快也会过渡到65nm制程。

  另外,“显存容量越大越好”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还要考虑到“显存位宽”这个参数才行。测试数据表明,对目前的主流笔记本来说,当显存容量达到显存位宽的两倍时,更多的显存对整体性能的提升就已经不明显了。比如,8400M GS的显存位宽仅为64bit,此时显存容量从128MB升级至256MB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



热门笔记本显卡详细参数及效能对比

  即使同一型号的显卡,根据后缀的不同,其效能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和8400M GS相比,8400M G的流处理器数量从16条减为8条,也取消了PureVideo HD高清视频加速技术,在游戏效能和高清播放等方面的表现都会大打折扣。另外,8600M GT有32条流处理器,是8600M GS的两倍,游戏性能也有显著提升。

  而连后缀都完全相同的显卡,其实际性能还要看它搭载的显存类型。通常GDDR3显存的频率都会达到上表中的标称值(1000MHz~1400MHz);而有些厂商为了节省成本,仅搭载DDR2显存(800MHz)的话,必然会在造成显卡性能的下降。

  关于高清视频解码,我们想补充一点:即使没有显卡加速技术的协助,酷睿2双核T5450以上级别的处理器也完全可以独立进行绝大多数1080p高清视频的流畅播放,因此处理器配置较高的用户不必苛求其显卡具备高清加速功能。

  另外,和台式机不同的是,笔记本中的集成显卡绝非一无是处,它们会为本本带来较长的电池续航时间以及较低的发热量。性能方面,它们虽然比独显要弱的多,但随着硬件的高速发展,现在的集成显卡同样可以流畅运行一些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和较老的单机游戏(实况足球1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http://shop33857354.taobao.com/
QQ 23150095
百脑汇负一楼133室
133849240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主题

4

好友

1224

积分

荣誉会员

混在雁塔路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14424 枚
好评度
37 点
声望
1103 点
注册时间
2006-6-6
帖子
470
积分
1224
UID
388

终身成就奖 特殊贡献奖 论坛元老 双鱼座 子鼠 超级清洁员

3#
发表于 2008-4-9 10:13:26 |只看该作者
误区3:内存越大越好?
  这种观点是不够准确的。根据我们的测试经验,从512MB升级为1GB,效能提升幅度确实相当显著;但从1GB升级为2GB,在简单日常应用中就已经感觉不到有明显改善,这是因为1GB对普通程序来说已经够用了;当然,考虑到目前内存价格十分便宜,升级至2GB还是很划算的。不过我们认为对多数用户而言,近两三年内都没必要将内存升级到3GB甚至4GB。

  如果您的本本采用的是集成显卡(比如GMA X3100),那么我们强烈建议您为其配备双通道内存(就是两条规格相同的内存),这将充分挖掘出集显的潜在效能——由于集成显卡需调用物理内存作为显存,因此双通道内存就意味着双倍的显存位宽。

  举例而言,如果您现有的集显本标配了单条1GB内存,那么再添加一条1GB后,游戏效能将会获得大幅提升(约50%)。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双通道内存对独显本几乎没什么帮助。



双通道内存对集成显卡的效能提升十分显著

· 误区4:非要4965AGN的无线模块不可?

  我们发现在论坛中,许多网友纷纷指责采用3945ABG无线模块的笔记本是“假迅驰4”,实际上,无论配备3945ABG还是4965AGN,都属于迅驰4的标准组件。

  新一代的4965AGN在802.11n无线网络环境中,能够提供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远的传输距离,但由于802.11n标准迟迟无法统一,再加上国内无线网络的普及速度较慢,使得4965AGN基本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因此,沿用3945ABG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影响,价格还能便宜些,对厂商和消费者来说都是更为合适的。

· 误区5:液晶面板是两三年前的存货?

  许多消费者将本本买回去用Everest检测时发现,其液晶面板是06年甚至05年生产的,就以为自己“被骗了”。实际上,在我们评测过的本本中,绝大多数都采用的是两三年前的液晶面板,因此这是正常现象,大家不必感到困扰。

· 小结:

  本文中,我们将自己在评测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大家做了分享,希望能够帮助您买到称心如意又实惠的本本。当然,选本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以后会推出更多此类文章。

  不过, 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选定了自己中意的笔记本,都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实际的购买过程。别小看了这短短的几个小时,如果我们没有一些必要的经验和心理准备,就很可能落入JS(奸商)的陷阱。
http://shop33857354.taobao.com/
QQ 23150095
百脑汇负一楼133室
133849240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0

好友

1015

积分

榜眼

Rank: 7Rank: 7Rank: 7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2032 枚
好评度
10 点
声望
82 点
注册时间
2007-9-5
帖子
964
积分
1015
UID
12023

双子座 子鼠 论坛新人

4#
发表于 2008-4-9 10:39:11 |只看该作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双通道内存对独显本几乎没什么帮助。??
不是吧??那我就不用配个1G 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

好友

299

积分

举人

Rank: 4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3020 枚
好评度
22 点
声望
31 点
注册时间
2008-3-11
帖子
261
积分
299
UID
14415
5#
发表于 2008-4-9 11:28:34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了,我的机子就是单条1g的内存,3100显卡,看来就是得配条1g的内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主题

4

好友

1224

积分

荣誉会员

混在雁塔路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14424 枚
好评度
37 点
声望
1103 点
注册时间
2006-6-6
帖子
470
积分
1224
UID
388

终身成就奖 特殊贡献奖 论坛元老 双鱼座 子鼠 超级清洁员

6#
发表于 2008-4-9 16:04:41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020701109 于 2008-4-9 10:39 发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双通道内存对独显本几乎没什么帮助。??
不是吧??那我就不用配个1G 了


容量大还是好处多多
.可以在上单条2G
http://shop33857354.taobao.com/
QQ 23150095
百脑汇负一楼133室
133849240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5

好友

1130

积分

荣誉会员

退休人员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9446 枚
好评度
5 点
声望
899 点
注册时间
2006-7-5
帖子
591
积分
1130
UID
958

终身成就奖 特殊贡献奖 论坛元老 幽默大师奖 优秀斑竹奖 射手座 丑牛

7#
发表于 2008-4-16 11:03:12 |只看该作者
机器的整体速度和CPU 内存 显卡 硬盘都有关系,只有搭配的合理才能发挥最大潜能.拿内存来说,并不是越大越好.现在主流的内存大都是DDR2 667/800其中667和800指的是内存频率.大家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计算与自己CPU相匹配的内存:
带宽=位宽*频率/8
例如当你的CPU为64BIT前端总线频率为1066MHZ,那么得到CPU前端总线宽=64bit*1066MHZ/8=8.5GB/S如果采用单通道内存,那么内存带宽最好也选8.5GB/S,然后通过上面公式计算内存频率为1066MHZ,那么就需要一根DDR2 1066的内存,价格比较昂贵。所以此时组成双通道内存,位宽就从64变为128bit,再通过公式计算出所需频率为533MHZ所以只需购买两根DDR2 533内存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0

好友

469

积分

进士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6175 枚
好评度
12 点
声望
88 点
注册时间
2007-7-27
帖子
413
积分
469
UID
11484
8#
发表于 2008-5-17 05:07:41 |只看该作者
双通道对带宽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市面上销售的笔记本往往都是单根内存,自己另加一根组成双通道有利于发挥出CPU的性能。同时,在vista系统成为预装系统后1G内存则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了。不过对于笔记本来说,最大的瓶颈在于硬盘,缓慢的速率成为系统中最低能的环节。另外core核心对二级缓存相对还是比较敏感。在一些应用上还是能察觉出出差别。但对于日常应用。T2或者T5系列搭配独立显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故意学习,故意工作,故意生活,故意活得像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xatubbs.com ( 苏ICP备11050183号 )

GMT+8, 2025-7-11 04:47 , Processed in 0.16157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