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流]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50岁周年

 关闭 [复制链接]

592

主题

5

好友

2652

积分

荣誉会员

萬年路之煙火小資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3504 枚
好评度
0 点
声望
1136 点
注册时间
2007-5-8
帖子
2012
积分
2652
UID
9987

终身成就奖 特殊贡献奖 论坛元老 帖子大王 双子座 辰龙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4 16:48: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0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拉开了太空竞赛的序幕,你认为现在太空里有多少颗人造地球卫星呢?
前苏联航天泰斗的助理:鲍里斯·切尔托克前苏联航天泰斗:谢尔盖·科罗廖夫

谢尔盖·科罗廖夫和第一只上太空的狗(这条狗在飞上去一周后就死了)
“斯普特尼克”1号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这是人类向宇宙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一时间,世界目光齐聚天空,人类进入太空新纪元。50年后,一些相关科学家接受采访,讲述了发射第一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他们如何让一件当初看似“不靠谱”的事情变成载入史册的伟绩。
火箭“爱人”
“斯普特尼克”1号虽然早已消失在太空,但50年过去,人们依然没有忘记这最早升入太空的第一颗卫星。在5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身为原苏联太空项目创始人之一的鲍里斯·切尔托克和其他一些航天界元老。切尔托克是苏联航天泰斗、空间项目之父谢尔盖·科罗廖夫的首席助手。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对所参与的项目都只字不提,他和科罗廖夫的名字都成为国家秘密。
如今,95岁的切尔托克在莫斯科向记者自豪地讲起他在太空探索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每一枚火箭对我们来说都像爱人,我们只希望它们能够成功起飞。看着它们飞翔,我们愿意献出灵魂。”切尔托克说。
“借光”升空
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诞生是借了另一个项目的光。苏联当时正在研制一种可以携带一枚氢弹打击美国的导弹,即R-7型弹道导弹。导弹工程师、宇航员格奥尔·基格列奇科说,由于未被告知携带弹头的重量,R-7型导弹造得推力极强,“远强于当时美国拥有的所有导弹”。当时导弹的推力和载荷能力不匹配,却使导弹成为发射一件物品进入太空的完美载体。
俄罗斯科学家说,如果没有核威胁,“斯普特尼克”1号可能要推迟很久才能升空。切尔托克说:“‘斯普特尼克’出现背后的关键原因是冷战气氛和与美国的竞争。”在弹头项目遇到阻碍时,科罗廖夫抓住了机会,劝说苏联政府允许他发射一颗卫星,科罗廖夫指出,美国已经准备1958年发射卫星。苏联政府1957年1月批准了科罗廖夫的请求。
简易卫星
虽然苏联已经有卫星开发项目,但科罗廖夫深知,项目距离完成太远。所以,他下令手下项目组迅速设计一个简易卫星,也就是“斯普特尼克”1号,最简单的卫星。基格列奇科说:“如果科罗廖夫听我们的,开始往卫星上装更多设备,美国人就开创了太空新纪元。”
作为科罗廖夫的长期助手,切尔托克记得科罗廖夫当时说:“地球是球形,所以第一个卫星也必须是球形。”卫星发射起初定于10月6日,但科罗廖夫认为美国可能会在5日发射一颗卫星,于是改变计划,取消了其他测试,决定在10月4日发射。
先冷后热
10月4日,“斯普特尼克”1号在当时的苏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草原升空。但地面的工程师们没有立即感受到其中的重要意义。切尔托克说:“当时我们无法充分理解我们创造了什么,直到整个世界都为之疯狂的时候,我们才感到狂喜。”
卫星升空后,科罗廖夫立即向领导人赫鲁晓夫汇报成功。当时赫鲁晓夫的儿子与父亲在一起。小赫鲁晓夫回忆说,当时只是觉得苏联在技术领域又取得了一项成绩,就像造出一架新客机或建成第一座核电厂。
苏联第一则关于“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的官方消息非常简短,深埋在《真理报》中。直到两天后,相关消息才登上头条。
链接:不到一个月造了第二颗
看到卫星在全球引起的轰动,赫鲁晓夫命令科罗廖夫立即再发一颗。这一次要赶在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前。
这一次,科罗廖夫带着他的项目组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又造了一颗卫星,11月3日将其发射升空。这就是“斯普特尼克”2号,它的舱内承载有世界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生物——名叫莱卡的混血狗。由于舱内太热,莱卡在一星期后死去。
虽然引起一些动物保护主义者抗议,但这次卫星航行证明,生物可以在太空中生存。这为人类进入太空开辟了道路。
相关新闻:中国探月卫星“嫦娥”1号简介
对于我国正在实施的绕月探测工程,最受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是飞往月球的使者——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它将直接执行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和地月空间环境探测任务。嫦娥1号的外形是个立方体,两张太阳能电池板分布在两则,最大跨度达18.1米,它选用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并根据月球探测任务需要进行了技术改进,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数据储存传输总量为39Gbit/24h,在轨寿命≥1年。
太空美术--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为满足月球探测任务的需要,嫦娥1号安装了多种探测仪器,这些仪器分别是光学成像探测系统(包括CCD相机和干涉成像光谱仪)、激光高度计、γ射线谱仪和X射线谱仪、微波辐射计、空间环境探测仪(包括一台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一台低能离子探测器)。它们的主要任务是:
1. CCD相机和激光高度计共同承担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任务;
2. 成像光谱仪、γ/ X射线仪共同承担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任务;
3. 微波探测仪承担月壤厚度探测任务;
4. 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低能离子探测器共同进行地月空间环境探测。


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的有效载荷,上排从左到右依次为CCD相机、激光高度计、微波探测仪,下排从左到右依次为γ/ X射线仪、低能离子探测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扔鸡蛋~扔鸡蛋~0
◆ ┌__回憶].洅媄yě 祗諟曾經 .!
  .。ζ、故 事 注 定 悲 劇  .。ζ、何 苦 給 我 羙 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xatubbs.com ( 苏ICP备11050183号 )

GMT+8, 2025-7-28 01:18 , Processed in 0.1234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