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庆系列]刘江南校长在西安工业大学50年校庆暨更名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关闭 [复制链接]

336

主题

23

好友

2131

积分

Xatubbs Team

社区服务员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5-10-3 09:33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西工币
    5526 枚
    好评度
    63 点
    声望
    2079 点
    注册时间
    2006-5-9
    帖子
    938
    积分
    2131
    UID
    1

    工大小礼兵 论坛元老 白羊座 丑牛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0 07:18: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西安工业大学50年校庆暨更名
    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刘江南
    (2006年5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亲爱的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西安工业大学50年校庆暨更名庆典大会。在此,我谨代表西安工业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嘉宾以及远道而来的海内外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西安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5年4月的西安第二工业学校,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国家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各类专门人才的形势下设立的,是“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配套项目之一,创建之初就承担着为军工生产培养技术人才,为军工科技与生产服务的历史使命。

      学校创办初期,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到处是一片衰草枯杨,满目凄凉的景象。时任西安第二工业学校校长的尹钧同志带领筹备组20名工作人员,披荆斩棘,艰苦创业,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建校、招生和开学的艰巨任务。经过不到5年的时间,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60年学校改建为西安仪器工业专科学校。同年,尹钧校长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并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6所学校一起受奖先进集体,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5年4月16日,原第五机械工业部下达文件,决定将学校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

      1965年后,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但值得庆幸的是保留了一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风范和娴熟业务能力的骨干教师力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获得了新生。1978年4月25日,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恢复和增设55所普通高等学校,我校为复办的13所院校之一。复办后的学校,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实现了当年复办、当年招生。经过文革岁月洗礼的不少教师重新走上讲台时,不禁热泪盈眶,他们没有发出“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人生感慨,而是饱含着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向莘莘学子们传授着知识,讲授着做人的道理。这一时期,学校按照“稳定、理顺、提高”的工作方针,重视夯实办学基础,突出办学特色,将精力主要放在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经过10余年的发展,在光学、机械制造、材料科学等学科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教学条件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1993年,学校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学校走向了健康发展之路。

      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在体制调整、资源重组的过程中,绽放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划归陕西省,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陕西省管理为主,我们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学校充分整合教育资源,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先后设立了洪庆、雁塔、未央等校区;并创办了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使我校成为在陕首批试办独立学院的8所高校之一;学校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教育教学督导体系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学校占地1290亩,其中精心规划的未央新校区占地1072亩并于2005年投入使用。学校现有10个二级学院4个直属系和3个教学部。有教职工1392人,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1000余人,研究生近1000人。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科研项目,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余项,并建成5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先后被陕西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园”;并获“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研究生培养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先进单位”、“陕西省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先进学校”、“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陕西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今年2月14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5月16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在人民大厦为包括我校在内的6所高校举行了隆重的更名揭牌仪式,这标志着学校向多科性、综合型大学发展迈出了坚实的脚步。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是我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光荣与骄傲,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见证。学校的发展,又一次站在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上!

       秉承汉唐雄风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哺育了西安工业大学走过50载光辉岁月。

      建校5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培养了近4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在祖国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取得了不少成绩。2000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在行业人才质量评价中指出:“西安工业学院的毕业生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和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企业留得住,用的上,不少毕业生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脱颖而出,成为企业重要的技术骨干”。近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

      建校50年来,学校始终保持着明显的军工特色。作为兵器行业设在西北地区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学校与我国的军工单位特别是在陕兵工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所始终保持着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光学制造、靶场仪器、新型材料、特种加工、测试与控制技术、兵器自动化、部队指挥信息系统等诸多军工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已经直接应用于“高新武器工程”、“杀手锏工程”等重大国防项目的研制和生产,解决了国产武装直升机、国产新型主战坦克、重型反坦克武器系统、兵器靶场测试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适应兵器技术的信息化、精确化、快速化、远程化的发展要求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建校50年来,学校始终保持着鲜明的学科特色。依托光学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学校逐步构建起重点学科、支撑学科及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群,并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促进教学与科研工作。学校现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点,45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分布于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陕西省普通高校名牌专业。陕西省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也依托我校设立。学校基本形成了以工科为重点,以文理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特色。国运振兴,系于教育;发展教育,教师为本。

       建校50年来,学校特别重视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人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03人,其中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43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10余人,有博士生导师7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20余人,并有国内外双聘院士6人。学校先后派出100余人赴德、日、英、俄等国进修,并邀请12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我校访问讲学。许多知名人士或专家学者都为我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正在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开创人才辈出,学者云集的生动局面。

       50年岁月洗礼,50年薪火相传。先后由尹钧、宗超、张明德、郭韫、何有先、庄泽华、孙书孟、武强、洛秉璋、朱崇荫、郑洪刚、舒朝濂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西安工业大学,在历史的继承和延续中,蕴育出自身所特有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这些包括“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创业精神,“夯实基础、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爱国爱校,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求真精神,深厚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是学校生生不息、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

       回顾学校的发展历史,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校诞生于国家建设急需人才之际,成长于民族复兴之时,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始终保持着血脉联系。50年来,学校先后隶属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五机械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兵器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和陕西省,学校的发展得到了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指导。党和政府的感召,使西工儿女始终不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始终牢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服务的宗旨,他们或在普通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或在追求新知、崇尚真理中,孜孜以求,报效祖国,共同铸就了西安工业大学的历史与明天。

      50年沧桑变幻。建校初期在校工作的教职员工有的已长眠在为之奋斗过的这片土地上,有的已经退休,有的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聚会,共同回顾学校50年的发展历程,共同见证几代西工人在这片土地上所留下的坚实足迹,就是要使我们永远铭记学校的建设者们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学校的改革发展所做出的不朽的功绩,就是要我们继承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像他们那样为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不懈奋斗。

       当前,陕西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西安这座千年古城也焕发出从未有过的青春和朝气,西安工业大学的师生员工能够为陕西省、西安市的发展做出贡献而感到无比自豪。面向未来,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将不负祖国人民的重托,始终牢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始终牢记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的宗旨,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在办学规模与层次、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人才队伍与学科建设、校园建设与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把我校办成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而努力奋斗!争取为陕西经济建设和我国国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衷心地感谢各级领导、社会各届朋友和广大校友多年来给予学校的关心、支持与厚爱。

       我们衷心地期望各级领导、社会各届朋友和广大校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共同铸就西安工业大学灿烂美好的明天!

       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把西安工业大学办成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谢谢大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扔鸡蛋~扔鸡蛋~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xatubbs.com ( 苏ICP备11050183号 )

    GMT+8, 2025-7-18 16:33 , Processed in 0.09752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