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美军高级智囊团解剖《亮剑》反思“基层战略力量”管理

 关闭 [复制链接]

255

主题

2

好友

1407

积分

荣誉会员

天蝎女子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1856 枚
好评度
60 点
声望
1316 点
注册时间
2006-7-30
帖子
647
积分
1407
UID
1579

鹊桥仙 论坛富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13 21:22: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日,美军高级智囊团对在中国热播的一部电视连续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是《亮剑》。

  提起《亮剑》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许多企业更是将亮剑精神作为学习的榜样,然而在美军高级智囊团的眼里,《亮剑》却有着不同寻常的价值与意义。

  不久前,国防大学林东教授在《美国智库常给美军支招》的文章中称,美国智库(高级智囊团)在研究《亮剑》,在斯坦福大学,林东发现美军高级智囊团的研究员通过观看《亮剑》这类的军事电视剧来研究中国军队。


  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是一个著名的美军高级智囊团,这里的研究员既有前政府要员,如前国防部部长佩里,也有长期埋在文字堆里的教授、研究员们,还有来自亚太各国的访问学者。
  
  美军高级智囊团一名研究员告诉林东教授,《亮剑》从头到尾看了整整3遍。从研究军事的角度看,《亮剑》中中国军队的灵活性让人生畏,“它足以让世界上所有强大的军队不再敢小视中国军队”。他很欣赏《亮剑》中的男主角李云龙,他觉得“李云龙代表了中国军队指挥官的特点”。认为,《亮剑》里反映出的中国军队那种灵活机智的战略战术、不讲常规的作战方式,是西方军队所不具备的,也是西方军队难以招架的。



  在大多数国人的眼中《亮剑》意味这一种勇气。古代剑客狭路相逢,勇者胜,哪怕对方是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勇气可佳,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有了这种精神,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我们也能勇往直前,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坚苦卓绝的战争中,正是这种亮剑精神指引者我们整个民族坚强的抵御外来的侵略,生存至今而屹立不倒,亮剑精神讲的就是大无畏的胆略。这也是小说与电视剧中反复强调的。

  但,亮剑精神真的只是这样吗?美伊战争中,美国以绝对的军事优势占领了伊拉克,但美军士兵却草木皆兵、一些人甚至终日在战栗中度日,精神接近崩溃!

  是美国的士兵不勇敢吗?是美国的军事训练不过硬吗?答案显然不是。离开了民众的支持,再强大的军事也是表面文章,这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值得反思的东西。

  再看伊军,完全按照美军建置与训练的伊军在被美军切断通讯与指系统后完全陷入了瘫痪状态,完全没有战斗力可言。成千上万原本“训练有素”的士兵一下子变成了战场上的“散沙”。

  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让美国军方高兴太久,很快他们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原来同样用美式军事思维训练出来的军队如此地不堪一击。

  美国前国防部长鲍威尔认为,问题不仅仅出在美伊战争,从朝鲜到越南美军一直存在没有解决的问题,拥有绝对军事优势的美军为什么屡次败在中国军队的手下。鲍威尔在深刻反思后认为从朝鲜到越南美军是一直在进行一个没有目标的战争!美国的军队绝不缺乏大的战略思考,可一旦遇到挫折在瞬息万变的复杂局面面前缺乏小部队的局部战略意识。而中国军队则可以在与总部失去联络的情况下化整为零,并且每一支力量都非常清除地知道自己的目标与战略战术。

  无畏与誓死搏杀的精神固然是亮剑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亮剑》中凸显出的基层战略力量威力显然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核心武器。


  现在商业的战争也同样不能忽视“基层战略力量”,在许多公司里,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局面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CEO总是在会上侃侃而谈,但他的下属只是习惯性地点头,但大家总是做不到他的要求,他很孤独、自负、失望、无奈,恨不能把自己像孙悟空拔毛一样,变出一大堆自己去战斗,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请注意,在我看来凡是有“变出一大堆自己”的想法的领导者,其实都是不真正懂得管理的,充其量只是一介武夫,真正的将军一定是调教士兵的高手,八路军、志愿军赢就赢在善于调教军队上。

  奇迹往往产生于最朴素的道理,亮剑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战略力量的管理,基层战略力量的正确激发,其威力将是极其的巨大的,军事、商业乃至社会的变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扔鸡蛋~扔鸡蛋~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xatubbs.com ( 苏ICP备11050183号 )

GMT+8, 2025-7-11 06:55 , Processed in 0.0950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