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女生论文登上国际权威刊物

 关闭 [复制链接]

167

主题

0

好友

628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5619 枚
好评度
-4 点
声望
865 点
注册时间
2006-8-29
帖子
199
积分
628
UID
2597

特殊贡献奖 论坛元老 宣传大使奖 亥猪 终身成就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15 20:51: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孙轶如,一名复旦大学毕业的女生,如今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日前,以她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刊登在国际权威科学刊物———《自然》。英国BBC对此作了报道,称她发明的OLED发光器“使传统的照明器件黯然失色”。11日记者越洋连线了这名“聪明的中国女孩”。

  孙轶如是复旦大学98级理科基地班学生,2002年被美国赖斯大学录取,攻读应用物理。2003年,她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博士。作为电子工程系的博士生,孙轶如还进入了美国工程院院士弗里斯特领导的研究组。

  “弗里斯特是OLED领域的知名学者,没有他,就不可能有这篇登上《自然》杂志的论文。”孙轶如说。

  OLED,中文名为“有机发光器件”,《自然》杂志预测,OLED灯将在2010年前后进入市场。孙轶如为第一作者发表在《自然》上的论文表明,他们的发明标志着OLED灯的技术取得了突破,已具备取代白炽灯、荧光灯的市场潜能。

  除了大幅节能,OLED技术还有更多应用空间。孙轶如笑着说:“今后,你们报社的报纸不必用纸了,读者只要用OLED阅读器下载,看的时候打开,不看了就像纸那样折叠或卷起来。”

  英国BBC新闻社的报道称该发明“相当于彻底重发明了白炽灯”,“使传统的照明器件黯然失色”。

  在谈到最新的研究进展时,孙轶如表示,她正在进一步提高OLED灯的效率,并延长它的寿命。在今年新近出版的美国《科技评论》杂志上,孙轶如的又一项成果上榜。

  孙轶如表示,她拿到博士学位后会争取进入美国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提高研发实用产品的能力。“据我所知,国内OLED的研发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复旦、中科院、上广电等都在做,我想到时候自己也能助一臂之力吧。”电话里,孙轶如的话显得真诚、自信。

  新闻人物

  从被骂哭到“聪明的中国女孩”

  16年国内寒窗,7年海外游学,孙轶如成功背后的艰辛,只有她自己才能真切体会。

  孙轶如的老师、复旦物理系教授侯晓远说,他对小孙的关注始于一道试题。大二时光学课班上只有两名女生,小孙是一个。侯教授说,“有次考试,另一位老师出的一道题太难了,我都做了很长时间才做出。没想到,有3名学生把这道题目做对了,孙轶如就是其中一个。”

  据孙轶如透露,她现在的“老板”弗里斯特是个“可怕的老头”,对学生非常严格,批评起来不留情面。在做后来登上《自然》的那组实验时,研究组成员每天最早也要在凌晨1点睡觉,通宵工作是家常便饭。从小到大生活在赞扬声中的孙轶如,被弗里斯特骂哭过多次。而如今,这位美国科学家已对这个娇小的姑娘和气了许多,称她为“聪明的中国女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扔鸡蛋~扔鸡蛋~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xatubbs.com ( 苏ICP备11050183号 )

GMT+8, 2025-7-24 04:22 , Processed in 0.1015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