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职业声誉下降最快

 关闭 [复制链接]

60

主题

0

好友

230

积分

举人

天舞青衣

Rank: 4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216 枚
好评度
18 点
声望
303 点
注册时间
2007-1-27
帖子
60
积分
230
UID
79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9 11:33: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QQ网络杂志》做了一项关于职业声誉的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声誉下降最快的前三种职业分别是教师、医生、大学生。看到这样的结果人们应该不会感到太意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和医疗是近几年被诟病最多的两个部门。教育仅就收费一项就使“教育成功论”无法立足!二十年之间,国人收入增加了八倍,而教育收费却增加了二十五倍。学生素质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高校扩建成风,学术腐败,还有几起教师犯罪个案等问题和弊端,都使教育千夫所指,频遭质疑!



上面的这些情况似乎离我们较远,也比较笼统,我们缺少切肤的感受。它虽不能成为教师职业声誉下降的原因,但它们构成了教师这一职业形象的时代背景。也就是说,在社会道德整体滑坡、教育改革失改、教育受到市场经济强烈冲击、更在人们对教育期望值有所提高又屡屡失望的情况下,教师正站在敏感的社会神经末梢上!



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极其敏感而脆弱。这些年本人一直在教育的第一线,深谙此间关系的个中三昧。本来教师跟其它社会分工一样,只是一种职业。但人们对这种职业有高出于其它职业的道德要求,甚至长久以来一直就被当作社会的道德楷模。在道德的祭坛上被人们怀着各种心意鼓励着,哄传着。教师也在这样的氛围下规范着自己的言行,成为人们尊敬的对象。曾几何时,教师们尽享各种赞誉。“蜡烛”,“人梯”,“春蚕”,甚至“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成为教师的代名词。教师业伟德馨,一时间成为最受人们尊崇的职业。



但是市场经济这块巨石投入了中国计划经济平静的湖面,在各个行业都激起了道道涟漪。教育当然无可幸免地遭到了冲击。教师和家长的关系也从此不再纯粹,而变得有些暧昧。有些家长送钱物给老师,老师一开始可能还要半推半就,后来就不再拒绝甚至变得主动,渐渐地,收受家长钱物就形成了一种风气,这种风气又反过来推动其它人去身体力行。这里边家长和老师中都有一部分人不是有意这样做,而是被风气裹挟着由被动而主动的。须知,能有多少人具有独抱冰雪的操守和超强的自律精神啊!风气一旦形成就很难转变。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也进入皮笑肉不笑的尴尬窘境。“乱收费”,“乱办班”同时风起云涌,竟相暴发。金钱的强大功能,激活了老师作为人的贫欲,以往的道德规范已经束缚不住它了,不良风气像决堤的洪水,奔腾而下。老师这一职业先前所有荣誉的光环被金钱一一击得粉碎,那些光荣的称号被深重的亵渎。从前那些可爱可敬的人渐行渐远,学校由知识的窗口慢慢变成吞钱的无底洞!



有孩子上学的家庭,尤其是中小学生家长,当无奈地拿出钞票送给老师还要面带微笑时,他会是一种什么心情,似乎不难想像吧!时间长了,人们由于孩子在老师“手里”,对老师不敢稍有得罪,但背地里啧有烦言,并时有不敬之词。而且由于某种原因,一旦撕破脸皮,不再恭敬的家长对老师出口出手又极其凶狠。他是想找一种心理平衡,把先前的隐忍和委屈重新返还给老师。这样的丑剧在我们身边上演了很多次,看得让人痛心,跟看到家长送钱给老师让人悲哀一样!要想不看别人的脸色,不仰别人的鼻息,不受别人的咒骂甚至老拳,首先勿做逐臭之夫,远离污秽,身正自危!



上述种种不和谐局面的出现当然有其客观原因,这是没有人能够遏止的。但作老师个人能否抵制住钱财的诱惑就另当别论了。单纯要求老师在道德方面更高地要求自己,提高思想境界,相关单位就事问责教师个人当然是必要的,但都不是根本解决这一问题釜底抽薪的办法。如同当今的腐改,像滚动起来的雪球,越来越大。不触动根本,只雨过地皮湿的所谓惩处呼吁无济于事,制度建设才是根本。如果个别老师收受钱物,那只能是思想品质有问题;但如果相当一部分教师都这样做时,那一定是社会出了毛病。既然是教师出了问题,那它的行政主管部门首先不能文过饰非,偏袒护私,应该先下一道“罪己诏”,打打自己的脸,以示改正的诚意。再惩治一下那些不守规矩的孩子,以儆效尤!然后尽最大程度完善相关制度,少留那些有损教师声誉的事的发生余地。老师也应该洁身自好,朝乾夕惕,重树自己崇高形象,心理上力求能回归到曾经的高尚!――说起来办法多多,但是实施起来似乎不太容易奏效!

这个网络杂志的调查报告还公布了另一项结果:如今还受人们尊敬的前三种职业中教师依然排在第一位!这个结果会令人欣慰一些,多少仍能让人看到一些教师声誉没有被最终泯灭并可能重振的希望。这个结果也从侧面说明,教师这个职业有着丰厚的道德声誉资源,而就在我们肆无忌惮地败坏时,依然有人没有放弃对教师的原始信任。这些信任让我们汗颜,更鼓励我们重新建设形象的决心!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但愿有更多的业内教师看到这份调查,并因此唤起一种忧患意识。在公民社会建设过程中,努力做一个合格公民,相信那时职业道德也差不到哪里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扔鸡蛋~扔鸡蛋~0
NND~ 不要逼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xatubbs.com ( 苏ICP备11050183号 )

GMT+8, 2025-7-22 13:31 , Processed in 0.0961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