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孔子哲学的批判

 关闭 [复制链接]

425

主题

9

好友

1362

积分

荣誉会员

小鱼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1938 枚
好评度
51 点
声望
1197 点
注册时间
2006-6-7
帖子
697
积分
1362
UID
400

终身成就奖 特殊贡献奖 论坛元老 最受欢迎奖 优秀斑竹奖 帖子大王 论坛精英 天秤座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4 10:56: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对孔子哲学的批判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虽然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有较大的影响,但它们的影响比儒家文化小得多。而儒家文化中的圣人是孔子,孔子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但是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孔子哲学却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因此本文想对孔子的哲学思想进行解读和批判,并尝试从中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荒谬之处。

  孔子哲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生哲学,二是政治哲学。在我看来,它们都是不合理的,应该让孔子哲学和孔子一起走进历史。

  一.人生哲学

  如果我们问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显然应该是“仁”学。而对于什么叫仁?孔子并没有明确解释,只是提出了一些观点,比如“仁”即“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仁人呢?孔子提出应该用礼仪来规范,他说“克己复礼为仁”,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不能说就是孔子人生哲学的全部,但肯定是孔子人生哲学的主体部分。

  我想孔子如果只是用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话,我们是没有任何意见的,当然孔子也的确是他的哲学思想的实践者,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很值得我们尊重的。但问题是如果拿这种标准来约束别人就不对了。因为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同时又应该不妨碍别人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说法应该是对的。这里可以把幸福看成个人需求的满足。那么人们都有那些需求呢?按马斯洛的说法是:我们除了都有吃饭、睡觉等生理需求外,还有其它很多需求,如爱的需求、审美需求等等,并且每个人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需求不同的人只有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才能让自己幸福,而任何想把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强行推广到所有人的企图都是对别人权利的剥夺和对别人人性的压抑。因此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结论:生活方式的选择应该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的自由,只要我们不妨碍和危害其他人,我们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可以的,没有人有权利要求我们一定要成为“仁人”或者“君子”。

  总的说来,我认为孔子人生哲学是肤浅的,但这还不是我们批判这种哲学的主要理由。从上面可以看出,我们更在乎的是:由于需求不同的人只有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才能让自己幸福,因此我们无法容忍别人把某种人生哲学强加在我们头上。

  二.政治哲学

  孔子哲学的另一方面是政治哲学,按照他的想法就是要以“仁”治国。而要达到仁的目标就应该用礼仪来规范,因此他又提出了“正名”的思想,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国君要象国君,臣子要象臣子,父亲要象父亲,儿子要象儿子。根据孔子的观点,过去的时代之所以如此美好,就是因为人们知礼、守礼,各守本分(但其真实性是很让人怀疑的)。

  很显然,按照孔子的构想,要实现其治国目标,统治者必须是君子。因为只有统治者是君子,才符合“仁”的道德标准,也才可能实施“仁”政,让人们各守本分。但是怎样才能确保统治者就是君子呢?孔子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任何方法,就是孔子自己也一生都不得志。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任用怎样的官员首先要看皇帝(国君)的智慧,看皇帝能否慧眼识君子(说来好耍的是,孔子时代以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皇帝似乎都不能称为圣人或者君子,因为他们哪个不是关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美女在宫里满足自己的欲望)。由于在很多时候,皇帝并没有识人之慧,因此下面官员的层层选拔就肯定不能保证选出的官员都是君子。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时候,按照孔子的观点,国家权力有很大一部分是掌握在小人或伪君子手中的,而由于他们手中的权力又缺少监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很难期盼社会的公正了。国家权力被小人或伪君子掌握得越多,社会就越黑暗,贪污腐败现象就越严重,这也就为国家政权的改朝换代创造了条件。而下一个朝代又无非是在重复上一个朝代的历史罢了,这就是在孔子哲学影响下不断演变的中国历史。

  从上面的分析我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哲学是有问题的。

  孔子政治哲学的第一个困难是管理国家的君子该怎么选拔,怎样确保让国家政权掌握在君子手中。而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是不能保证这一点的。

  这种哲学的第二个困难是怎么对权力进行监督,如果选拔的官员并非君子,怎样才能保证他们象君子一样的行政。中国传统的权力监督制度也是不能确保对权力的有效监督的。

  因此孔子的君子治国的理想虽然美好,但那是不可能实现的,孔子的政治哲学也是错误的。

  结论:孔子哲学无论其人生哲学还是政治哲学都是浅薄的,都有太多不合理的成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统治了中国几千年,并不是因为其的思想有多么深刻,而仅仅是因为统治者认为它是一种好的教化工具而动用国家机器强行推广的。而现在有些人鼓吹的儒学的复新或者振兴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肯定是不能实现的梦想,我们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这样将更有利于中国的改革,也将更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

  (这篇文章的主要参考书目是被认为集中了孔子思想精髓的《论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扔鸡蛋~扔鸡蛋~0
西安--武汉-杭州-中山-拉萨-沈阳,向幸福出发,奋斗成就梦想,这也会过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xatubbs.com ( 苏ICP备11050183号 )

GMT+8, 2025-7-22 17:05 , Processed in 0.1381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