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民日报:学术腐败之我见 何处吹来浮躁风

 关闭 [复制链接]

35

主题

0

好友

391

积分

进士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735 枚
好评度
0 点
声望
692 点
注册时间
2006-8-7
帖子
45
积分
391
UID
1816

宣传大使奖 摩羯座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31 15:07: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追溯浮躁之风的源头,大致可用三个“志”概括:长官意志;俗人得志;匹夫夺志。重名轻实,重量轻质,重眼前轻长远,重实利轻学问,种种浮躁侵蚀了学术诚信的土壤。弃除视科研为追名逐利手段的急躁心态,用优胜劣汰的体制和机制令投机者无隙可乘,浮躁之风才可能逐渐扫除。

  近日的北大校报上,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回忆起十几年前的一件往事。那一年,南京大学发表的SCI论文超过了北大。媒体愕然,北大慌张。南大同行面授机宜:北大做个规定,教授、学生一年必须发几篇SCI文章,北大的排名肯定超过南大。

  北大学术委员会经过一番激烈辩论,没有采纳南大的好心建议,因为大家觉得,SCI文章多少不能代表一所高校的科研水平,硬性规定违背科学的精神。这样一来,北大的SCI名次自然继续落后。这种情况终于使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按捺不住了,他们纷纷制订出相应指标,还采取了奖励措施,不久北大的SCI名次果然前移。读到这里,有人喟叹,素有“名士风度”的北京大学也不得不随波逐流,浮躁风气对学术界的影响看来已不可忽视。重名轻实,重量轻质,重眼前轻长远,重实利轻学问,种种浮躁之心、浮躁之行渐行其道,侵蚀学术诚信的土壤,提供学术腐败的温床。

  追溯浮躁之风的源头,大致可以用三个“志”字来概括:

  一曰长官意志。这里所说的长官,指的是少数科研管理者。他们一般有一点学术背景,对科学规律也不是一无所知,可一旦坐上“长官”的位子,考虑问题就难免参照另一套标准,有时即使有违客观规律也在所不惜。“更可怕的是,上级说‘三年进入********’,下级就不敢说三年半,上行下效,层层加码,以这种‘大跃进’的心态来管理科学研究,想不浮躁都难。”一位大学副教授的担心在同行中有一定代表性。

  二曰俗人得志。对大多数踏实做学问的人来讲,浮躁的学风本已令人厌恶,而更让他们生气的是,少数头脑“灵光”、善于逢迎的人偏偏在这种风气和体制环境中如鱼得水。频频在媒体上露面、敢吹自己“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人在评审中往往先声夺人,而严谨本分、实事求是者却遭遇冷落、处处被动,这种现实的困境是对坚守学术道德者最严酷的挑战。

  三曰匹夫夺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绝大多数选择科学作为职业的人,应该说都有自己的学术理想和道德底线,但如果别人靠课题经费提成日进斗金,而你连买复印纸都要算算细账;如果水平相当的同事将一篇论文拆成5篇发,工作业绩顿时变成你的5倍;如果其他研究所拿高级职称当福利,教授、研究员一大堆,“科研实力”突飞猛进;如果人家通过延聘挂名院士,争取项目常常压你一头……你还能“咬定青山不放松”吗?

  “免俗难!”王义遒先生这样感慨。“要免俗!”王义遒先生放声疾呼。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同这种呼声。毕竟,做学问不只是求利,更是求道;科学之惠泽,不只在今天,更在明天。

  风气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风气的消除非一人所能。只有弃除视科研为追名逐利手段、不顾现实刻意“超英赶美”的急躁心态,意识到急功近利对长远发展的致命危害;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按科学规律管理科学研究”为荣;只有建立优胜劣汰的体制和机制,令投机者无隙可乘;只有那些品行端正、珍视理想的人团结起来,形成合力同危害学术道德的现象做斗争,自身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浮躁之风才可能逐渐扫除。

  喟叹和抱怨于事无补,行动起来才有风清月朗。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扔鸡蛋~扔鸡蛋~0
爱生活 爱猫扑 爱学习 爱西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xatubbs.com ( 苏ICP备11050183号 )

GMT+8, 2025-7-23 05:27 , Processed in 0.14152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