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梁山上的技术人才~~

 关闭 [复制链接]

230

主题

0

好友

1056

积分

榜眼

Rank: 7Rank: 7Rank: 7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9140 枚
好评度
27 点
声望
1089 点
注册时间
2006-8-30
帖子
433
积分
1056
UID
2637

论坛富翁 射手座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12 07:26: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些技术好汉在梁山的地位并不高,除了戴宗和雷横排在天罡群体中,却不是因为自身技术,而是凭上山前和宋江的交情,其余都在四十五位以后,大致还不如小山寨的山大王和二三流朝廷降将。
梁山是一个缩小了的独立世界,现实社会具有的特征,都能在梁山上找到缩影。比如一百零八位好汉来自全国各地,上山前从事的职业也各不相同,贫富贵贱都有;现实社会有皇帝,水泊梁山有大哥;大宋朝有三省六部,梁山上有五虎八骠;社会上有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梁山好汉中也有专业能手技术骨干,他们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某一方面专长甚至可说是绝活,为梁山的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去梁山赖以安身立命的武艺和水性这两种特殊技能,具备专业特长的“技术型好汉”有:长跑健将神行太保戴宗,笔迹专家圣手书生萧让,火炮专家轰天雷凌振,数学家兼会计师神算子蒋敬,医学家神医安道全,兽医师紫髯伯皇甫端,篆刻家玉臂匠金大坚,音乐家铁笛仙马麟、铁叫子乐和,船舶工程师玉幡竿孟康,服装设计师兼针织刺绣专家通臂猿侯健,土木工程师九尾龟陶宗旺,屠宰师兼烹饪师操刀鬼曹正,冶金兼兵器制造专家金钱豹子汤隆,酿造师笑面虎朱富,还有插翅虎雷横,做都头前是打铁匠人,也算大半个锻造专家。一支啸聚山林的草寇队伍中居然有这么多专业人才,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主要领域,无怪乎徽宗皇帝要视梁山为心腹大患而寝食难安了。

这支精干的技术人才队伍自然是梁山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现在叫尊重人才,古时叫礼贤下士,叫法不一,意思则差不多。然而说归说,这些技术好汉在梁山的地位并不高,除了戴宗和雷横排在天罡群体中,却不是因为自身技术,而是凭上山前和宋江的交情,其余都在四十五位以后,大致还不如小山寨的山大王和二三流朝廷降将。

无论哪个时代,兵器质量的好坏是影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军事集团的生命,优秀的兵器专家肯定受到重视,美国人不是说过一个钱学森顶几个师么。在梁山好汉的时代,主要兵器是刀枪等冷兵器,一个善于打造刀枪的好匠人就是那时的兵器专家,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金钱豹子汤隆就是一位冷兵器专家。

据汤隆自己介绍,汤家祖上几代都以打造军器为生,可说是兵器世家。汤隆父亲因为技术出众而被老种经略相公赏识,提拔做了延安知寨。种师道果然是一代名将,慧眼识人。汤隆继承了祖辈的手艺,却因为贪赌,没能混个一官半职,只得流落在江湖上。汤隆第一次出场是在李逵陪同公孙胜回梁山途中。有趣的是,李逵虽然粗鲁,却粗中有细,书中说“李逵看他(汤隆)屋时,都是铁砧、铁槌、火炉、钳凿家火。寻思道:‘这人必是个打铁匠人。山寨里正用得着。何不叫他也去入伙?’”(第54回)李逵的眼光几乎和老种相公如出一辙。

然而汤隆到得梁山,除了“李逵引过汤隆来,参见宋江、吴用并众头领等”(同前),没见几个梁山首脑对这位兵器专家有什么欢迎、礼待或敬贤等态度,似乎就是不冷不热,可有可无。到后来呼延灼摆起连环甲马,梁山束手无策的时候,汤隆出来献破敌计策,梁山这才注意到有这么一位对兵器颇有研究的兄弟。若不是汤隆自告奋勇献计,梁山恐怕已经忘了在高唐州时随李逵来入伙的金钱豹子汤隆。

在大破连环马之役中,汤隆可说居功第一。请徐宁这条路是汤隆指的,钩镰枪是汤隆督造的,使时迁盗甲赚徐宁又是汤隆出的计策。以此三功,吴用也望尘莫及。但击败呼延灼后,梁山“鸣金收军回山,各请功赏”(第57回),只说如何夺得马匹辎重,如何“亲解其缚,请上厅来,以礼陪话,相待筵宴”(同前)招降韩滔,却只字未提汤隆如何。直到三山聚义后,才“便叫汤隆做铁匠总管”(第58回),终于给了任务。以后一直没有汤隆的事迹,在英雄排座次上,总算又露了一次名字,汤隆排在第八十八,尚且在李忠周通这两个混饭吃求温饱的准好汉后面。汤隆在梁山的职务是“掌管监督打造一应军器铁甲一员”,是个技术型职务,也算是专业对口。比较着看一下汤隆在梁山的座次和职务,可以说工作是重要的,地位是卑微的,充其量就是一工匠头目。而工匠在传统社会中历来是低贱的职业。

梁山上另一个兵器专家是轰天雷凌振,他比汤隆更为先进,主攻热兵器的研发和制造,而且颇多创新,像“子母炮”“风火炮”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申请专利。宋朝那阵虽然以冷兵器为主,但随着火药的发明,原始的火炮逐步应用到战争中。那种火炮虽然很简陋,和现在没法比,可较之大刀长矛弓箭,火炮的威力强出数倍。所以有俗话说“神仙难躲一遛烟”,正是道出了火炮的可怕。在千把年前的环境下,作战一方要是有这么个火炮专家,可说是个取胜的活宝。

凌振身怀绝学,可绝归绝,除了呼延灼在攻打梁山时点名请凌振来助阵,好像没什么人对他的绝学当回事。凌振在朝廷时担任的职务是甲仗库副使,虽然不能把这个职务精确对应到同种类现代职务上,不过咬文嚼字一下,大致能知道点意思。甲是盔甲,属于防御型装备,还不能算是兵器,仗是车仗、仪仗,属于军需物资,存储这些东西的库房,差不多就是一个后勤仓库吧,凌振就管这个,还是个副职。可想而知,凌振这一手神仙难躲的“轰天雷”,不可能轰到大宋朝北方边境,不可能阻挡胡虏铁骑,只能终老库房。

上了梁山以后,凌振也没什么可表现的机会,顶多只在大破连环马、飞虎峪战索超闻达时助了一下威。可笑的是智取大名府时,“再调公孙胜先生,扮做云游道士,却教凌振扮做道童跟着,将带风火轰天等炮数百个,直去北京城内净处守待,只看号火起时施放”(第66回),总共只两人,还要掩饰身份,随身却能带“风火轰天等炮数百个”,这里的炮已经降级为小儿放的爆竹了,若是那种能打得“天崩地陷,山倒石裂”(55回呼延灼语)的大炮,一架便需车载马拉,哪能带数百个?这些爆竹级火炮的用法也只是“看号火起时施放”,就为图它响声大,报个信而已。这也是一种千里马拉磨吧。

凌振在座次中排五十二,比汤隆高不少。不过这点高也未必因凌振的火炮绝技,多半是拜他上梁山前朝廷命官的身份所赐,宋江对朝廷那边投降过来的弟兄一向都另眼看待。再看凌振的职务,“掌管专造一应大小号炮一员”,终于说明白了,梁山让凌振造的只是用来报信的“号炮”,不是具有杀伤力的、能攻城掠地的火炮。或许梁山上都是好汉,个个都硬气得很,觉得打仗就要真刀真枪真功夫地打,那才能服人,借助火炮这些奇术不算真本事,胜了也不光彩。于是,凌振这个本可叱咤疆场的轰天雷,成了专管通风报信的信号弹。

梁山虽是非法组织,却是正统社会的缩影,对待技术人员的态度,也来自正统社会的思想熏陶。中国的统治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对依靠手工技术生存的工匠向来就不屑一顾,视为贱役,轻视技术、轻视劳动有着悠久历史。庄子说“技进乎道”,技是操作技术,道是哲学思想。庄子说这话固然表示他对思想的推崇,但也可体会到他对技术的轻视。还有一个传说,谢安请王献之题写皇宫匾额,以今天的观念,如果有人被邀请题写人民大会堂或国务院的某处匾额,那是一件荣耀的事,即使是非常淡泊的人,也不会视为丢人的事。但是王献之并不这么想,他拒绝了谢安,理由是:我不是造房子的工匠,写这样的字有辱自己的名声。在王献之这样的贵族眼中,做一点和工匠相似的事都被认为是莫大的侮辱,可想而知,那些真正的工匠本人在贵族们眼中是什么地位。

尽管出身低微的工匠们创造出了并不比贵族文人们逊色的科技、艺术等各方面成果,但是得不到大多数把握着社会主流话语权的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承认,反而总是遭到贬斥。吴道子号称“画圣”,只是后世工匠送的尊号,因为吴道子是工匠出身——为宫殿、寺庙作建筑美化,画点壁画什么的,文人画家并不怎么拿吴道子当回事,职业成了艺术的致命伤。即使豁达如苏东坡,也说“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画工”这个本是中性的名词却带上了浓厚的贬义。而西方蛮夷之族带着威力惊人的火枪火炮来晋见天朝皇帝时,我们温文尔雅的士大夫们还嘲笑为“奇技淫巧”。

出身高贵的人不屑去学技术,因为学技术不但得不到实利,反而有辱高贵的身份。学技术的人通常是社会底层百姓,只为糊口谋生,即使技术再好,仍然逃不脱低人一等的命运。搞技术的和政治绝缘,和地位绝缘,政治需要权术掌控,地位需要利益平衡,搞技术的却只会埋头做事,一生寒微也是情理中事了。

前一阵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人三十岁以前靠技术吃饭,三十岁以后就要靠人际关系吃饭。又有一位网友笑言,程序员是青春饭这个说法其实不对,只是因为程序员干了几年后,做得差的淘汰了,做的好的都去谈业务拉项目,那比编程来钱快得多,所以程序员都是年轻人。其实在微软,有不少五六十岁的程序员,技术精湛,虽然没有头衔,却比一般的部门经理、主管人员更受到别人的尊敬,拿的薪酬也更多。为什么?因为人家重视技术。

“礼贤下士”说了千年,“尊重人才”方兴未艾,这个贤这个人才,并不仅仅是王谢子弟和王霸之道。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扔鸡蛋~扔鸡蛋~0
乘着风,奔向明亮的日子~~~~ 乘着风,奔向明亮的日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xatubbs.com ( 苏ICP备11050183号 )

GMT+8, 2025-7-11 01:01 , Processed in 0.13496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