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笑傲三国的武侯墓(祠)

 关闭 [复制链接]

592

主题

5

好友

2652

积分

荣誉会员

萬年路之煙火小資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3504 枚
好评度
0 点
声望
1136 点
注册时间
2007-5-8
帖子
2012
积分
2652
UID
9987

终身成就奖 特殊贡献奖 论坛元老 帖子大王 双子座 辰龙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25 17:06: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战火连天、兵荒马乱的三国时代也许早已灰飞烟灭了,如同赤壁之战时曹操号称百万的北方大军,关于三国的演义却远没有结束,而且似乎愈演愈烈,愈演愈神。从尘埃满面的馆藏史籍演进千家万户里的小方盒子;从中国乡间的戏台漂洋过海,来到一衣带水的日本国,不单一度曾是风靡岛国的文学读物,更是如今电脑游戏商用之不尽的小金矿,《烽火三国》、《三国群英传》、《曹操传》等等等,早被电玩迷杀了个遍,如今都是第几代来着?至于大和民族那些板着脸的CEO们,则老早以前就开始把精力过盛的脑袋埋进小说里,在那些老谋深算中寻找在商场上克敌制胜的法宝或者管理公司的秘诀。

野史也罢,正史也罢,小说也罢,评书也罢,又臭又长并且时常穿梆的电视剧也罢,在三国里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尽是些英雄好汉:蛮勇如吕布、张飞、许褚;威猛如马超、黄忠、甘宁;文武双全如姜维、陆逊;夏侯淳生吞自个儿的眼珠,可以说叫人敬佩,也可以说叫人犯怵,还可以说叫人恶心;出没于千军万马、枪林箭雨之间如入无人之境的,不肖说便是常山赵子龙;至于关云长单刀赴会,虎穴之中从容谈笑,那是何等的潇洒神气,在这个导弹满天飞、人们纷纷比赛谁的暗器更高级的年代,这些人物既叫我们由衷地向往,也让我们感到隔世的遥远。

少不了的当然还有美女。有沉鱼落雁之美的的貂禅就不用说了,大乔、小乔也都是多才多艺、花容月貌。有了她们,金戈铁马的三国戏里也就多了几分儿女情长,而不至沦落为和尚念经般枯燥无聊。
还有些人,他们就不用提了,但也少不了,修辞上称之为"反衬",文学上称之为小丑。他们干不了大事,成天搬弄是非、诬陷诽谤,到处使坏心眼儿,有时候搞点暗杀活动什么的,总之,是专门衬托英雄好汉们的高大,或者使他们看上去更加高大。

有英雄,有美女,有小丑,三国戏里五脏俱全,怪不得演起来有滋有味、长盛不衰。然而,他们都不是戏的主角。

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断言天下英雄不过曹、刘二人。这两位都不失为英雄,但是后来一个在长江边败的丢盔卸甲,险些被烧死,从此一蹶不振;另一个为了一口怒气盲目出兵东吴,同样被烧得落荒而逃、郁郁而终。这两个人,也都不是主角。

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曾有句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他是仰慕孙权来着,但说实话,孙权实在没什么了不起的成就,更不是主角了。

另一位豪放派词人苏东坡曾有首奔放得不得了的词,叫做《浪淘沙》,是他在赤壁古战场寻古探幽时所做。"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何等的气势,但不过是给一个美男子的出场做铺垫:"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20多岁时候就统帅千军万马,在决定三国格局的赤壁之战中更是展现了出众的智慧和魅力,堪称千古风流人物。曹操的幕僚蒋干曾称赞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及"。然而,他却有莫大的遗憾,不得不感叹"既生瑜,何生亮"。如果说周瑜是三国戏的第一男配角的话,这主角,就当然是诸葛亮了。

比较起周瑜,诸葛亮的出道要稍晚一些。27岁时,隐居在襄阳隆中的诸葛亮为三顾茅庐的刘备作《隆中对》,制定了兴复汉室、一统江山的大计。之后,曹操大军南下,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缔结孙、刘联盟,并赤壁之战中协助周瑜给予曹操以致命一击。之后,诸葛亮帮助刘备夺取并治理四川,占领汉中,完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刘备死后,蜀汉局势恶化,此时的诸葛亮,更是以超凡的才干、绝顶的智慧、决绝果断的勇气,挽狂澜于既倒之间。他先是重修吴蜀联盟,之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定南蛮,为其后的北伐奠定基础。

公元227年,诸葛亮上书后主《出师表》,对蜀国的政治、军事作了周密安排,率大军进驻汉中,为北伐做准备。为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统一大业,从228年开始,诸葛亮以汉中为依托,率军五次北伐,"五出祁山"令曹魏闻风丧胆、夜不能寐。直至234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营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年轻时候的诸葛亮,常以管仲、乐毅自比,那时的他未必会想到,日后不仅他的成就、声名远在管仲、乐毅之上,而且对蜀汉的呕心沥血、对后主的忠心辅佐也使他赢得与周公、召公难分伯仲的美名。诸葛亮死后谥号"忠武",可谓是他一生名副其实的写照。

诸葛亮借东风、诸葛亮草船借箭、诸葛亮弹琴退仲达……,种种美谈难以历数,甚至是在他死后,也让谋反的魏延和紧追不舍的司马懿领教了什么叫料事如神",什么叫做"未卜先知"。诸葛亮无疑是智慧的化身,难怪武侠小说里当写到某人富于计谋时往往有一句"人送外号小诸葛"。说起孔明灯、木牛流马,诸葛亮还是位令人叹服的发明家。然而,诸葛亮如此的神奇,却绝非端坐在神龛之上,面目模糊、毫无感情、冷冰冰的大神仙。七擒七纵孟获的诸葛亮同样也挥泪斩了失街亭的马谡,个中酸甜苦辣滋味旁人自然无法体会;无论是治理四川还是屯兵汉中期间,诸葛亮都挂念着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千方百计为他们减轻负担;《出师表》更是他发自肺腑的真诚告白。诸葛亮既是神奇的,也是有血有肉的。

他,才是三国戏中真正的主角。

我认识一个扶桑国的女子,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来到汉中,只为祭拜她打小就崇敬的诸葛亮--在旁人看来,这无疑不可理喻。她如愿以偿。然而,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迷上了三国,也因为这趟拜谒之旅而迷上了中国。她留下了心,也留下了人,在长安城里鼓瑟吹笙,后来干脆做了长安媳妇。这是个21世纪的现代浪漫故事,却源自流传千年、剪也不断的三国情愫;日本人总有些唯美主义,有点悲剧个性,怨不着近乎完美又以悲剧告终的诸葛亮为他们所如此惦念了。这就是主角的魅力。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见到历尽沧桑而不改容颜的诸葛亮墓冢,恐怕不仅是因为他的用兵如神,更多的是因为他的高风亮节。不同于其他一些显赫一时的将相王侯,死后却成了盗墓者竟相追逐的猎物,诸葛亮的墓不单从未被盗过,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战乱时代,每逢清明时分当地人对他的祭奠从未间断过。诸葛后人更是不远千里、不辞劳苦地穿越巴山秦岭,从各个角落甚至海外赶来拜祭他们的这位名垂千古的先祖。

过了成百上千年,后人也禁不住对他的思念和崇敬之情。忧国忧民"诗圣"杜甫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去,锦官城外柏森森。"诸葛亮病逝以后,下至布衣百姓,上至文武百官,纷纷要求为他在成都修建祠堂。后主刘禅以"又逼宗庙"为由拒绝。20多年以后才下旨在定军山下的诸葛亮墓附近修建祠堂。这也是全国最早的武候祠,四十多年以后,蜀国都城成都才修建了武候祠来纪念诸葛亮,也就是杜甫诗中提到的"丞相祠堂"。除此之外,湖北襄樊、河南南阳也先后修建了武候祠。多少年过去了,成都、襄樊、南阳武候祠渐渐淹没在日益喧嚣、不断膨胀的都市之中,惟有这最古老的武候祠,依然如故地被青山绿水包裹着,显得更加苍老了。 深冬的武候祠寂静而肃穆,千年古柏、桂树、凌宵树默默守侯在祠堂内外。从一墙之隔的武候中学传来隐隐约约但清晰可辨的读书声。有些渗人的寒气中,居然有一朵的旱莲,似乎来不及等待姗姗来迟的春天,正含着粉红色的花蕾,预备着骄傲的怒放。






















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的勉县。三国蜀相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被谥为“忠武侯”。旧时武侯祠多如繁星,不胜枚举。现在,全国尚存有规模较大的武侯祠9座。而陕西汉中勉县的武侯祠是皇帝下诏修建的,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约50年,堪称“中华第一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勉县城西3公里处的川陕公路之南,汉江之北。武侯祠内建有殿庙、廊房等建筑。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20米, 呈长方形。周围青砖砌墙,占地30亩, 共 有7院, 54间房舍, 亭台楼阁, 布局适宜。祠内古柏数颗,直径约1米左右, 高大繁茂。还有一株稀有花树, 形色似藕莲, 人们称之为“旱莲”,高约10米,初春开花,展瓣吐蕊,芳香数里,届时欣赏者络绎不绝。

武侯墓位于勉县城南4公里的定军山下,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葬地,墓区山环水抱古木参天,四季如春风景宜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南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墓上和庙内的建筑,多是明、清两代一所三院并连的大庙,围有垣墙,面积约45000平方米。入陵园大门,一片汉柏古松,清幽、古朴。大殿院中,有许多历代歌颂诸葛亮的诗词和复修墓庙记文的石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扔鸡蛋~扔鸡蛋~0
◆ ┌__回憶].洅媄yě 祗諟曾經 .!
  .。ζ、故 事 注 定 悲 劇  .。ζ、何 苦 給 我 羙 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xatubbs.com ( 苏ICP备11050183号 )

GMT+8, 2025-7-6 03:52 , Processed in 0.09495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