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

 关闭 [复制链接]

395

主题

0

好友

1387

积分

榜眼

西工院打扫厕所的

Rank: 7Rank: 7Rank: 7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5333 枚
好评度
14 点
声望
1154 点
注册时间
2006-9-3
帖子
685
积分
1387
UID
2794

优秀斑竹奖 资源共享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0 15:21: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机器工业生产的冲击,许多我们熟知的老手艺,正在悄悄的远去,甚至消失......
  每每回味这些伴我们成长的老手艺,总有些许惆怅,往事并不如烟 。
  让自然去选择吧,我们并不是要做历史的阻挡者,只不过记录下历史曾经出现过的一些片断始终是一件好事。


正在消失的老手艺——剃 头 担 子
  
  剃头的历史我实在无从考证,只是下意识里觉得,人类的文明应该与剃头多少有点关系。剃头是老式的叫法,现在时代发生了变化,剃头的称谓也改叫“剪发”、“理发”甚至“美发”了,当然剃头匠也便称为理发师或美发师。我这人怀旧,总改不了称剃头为理发,惹得金发的小姐、红头的少爷,似研究古董般上下打量。从此,若剃头,再不敢进那装修豪华的美容厅,而去僻静的小巷寻剃头担子或简陋的理发店。
  记得小时候,剃头是请师傅到家里来剃的。剃头的师傅挑了担子过来,一头是木柜子,柜子是一把设计得科学合理的折叠椅,柜有抽屉,装了推剪、剪刀、篦子、梳子、剃刀、刷子、荡荡布等。另一头则挑了一个特制的脸盆架,上搁铜脸盆,脸盆里放了一条叠得整整齐齐的毛巾。脸盆下则为土炉子、木炭、以及一把破扇。
  我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剃头行头,要数剃刀、篦子和荡荡布了。剃刀锋利无比,我非常的想拥有一把,但大人是不让玩的,就是摸摸也不行,那理由自不必言说。篦子,我们村有几个不爱干净的小女孩,头发里常长虱子,不管谁家请了剃头师傅,她们家大人都要借比梳子密实得多的篦子,篦虱子。那篦子经她们用过,我们男孩是不会再用的,怕那上面粘了虱籽蛋。荡荡布,因剃头师傅长年累月的荡磨剃刀,油腻发亮,而成了专门比方龌龊孩子衣服的代名词。
  现在,剃头担子少了,剃头师傅必备的十六般技艺(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懂的人也不多了。家住湖南省常德市郊的张师傅,今年66岁,自11岁学剃头的手艺,已经剃了50多年的头。几年以前,他一直在家四周为乡邻们剃头,谁家请,上谁家。而今,城市扩建,老人的家已被高楼大厦包围,家旁竟一下窜出好几家美发店、美容屋。地盘被他人占领,他只好约了几个老伙计,到城内僻静的小巷摆个剃头担子。每天清晨,老人都要从家里挑出担子,到城里常蒿路摆摊,风雨无阻。
  老人技术精湛,态度热情,收费便宜,来找他剃头的人还是很多,大多是住在老街上的老街坊,经常光顾的老主顾。我也坐上了张师傅的折叠椅,请他给我剃个平头。老人不紧不慢的给我围上披布,手推剪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推剪均匀的移动,果断的将头发拦腰截断,干脆利落。在这里剃头,没有电动剪刺耳的嚣叫,更不担心你的头发会被连根拔起,咬牙忍受揭头皮般的痛苦。推剪围头一周便剪完,张师傅一般不来第二刀。修面前,老人将毛巾用热水浸透,平敷在我的脸上,然后老道地在那条油光的荡荡布上,反复地蹭磨着剃头刀,待剃刀锋刃可鉴时,方才停下。我半躺在折叠椅上,微闭双目,锋利的刀刃在我的面部缓缓地运行了——利而不灼、行而不滞。最后,老人还要帮我洗耳按摩,见他实在辛苦,我婉言谢绝。
  如今,人们追求健康、时尚、休闲、快乐,还有那说不清的剃头的品位。剃头已经不再是剪短那么纯粹了,剃头担子正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扔鸡蛋~扔鸡蛋~0
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不要问西工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西工做了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xatubbs.com ( 苏ICP备11050183号 )

GMT+8, 2025-7-20 13:21 , Processed in 0.14600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