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贫”生活与幸福指数

 关闭 [复制链接]

247

主题

0

好友

1713

积分

荣誉会员

团支书同志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西工币
9084 枚
好评度
10 点
声望
486 点
注册时间
2006-9-5
帖子
1460
积分
1713
UID
2856

终身成就奖 特殊贡献奖 论坛元老 帖子大王 水瓶座 丑牛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25 06:24: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前几天从报上看到一篇短文,说现在的法国人流行一种新生活,这种生活不是让自己如何更现代、更时尚、更奢华一些,相反,是让自己“清贫”地生活。其实,不只是法国人流行“清贫”地生活,在德国,我所知道的是,尽管奔驰轿车跟他们德国的名字一样值得骄傲,但他们家庭用的大都是排气量很小的车辆。再说美国,其宾馆里的电视机,大都要比中国落后10年。

  从这些西方人的“清贫”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点,这就是对自然环境的自觉保护意识。比如羊毛服装,毛从何来?“羊毛出在羊身上”;羊又从何来?来自牧场;过量的羊群啃食草地,就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破坏。再说德国人,用本国的名牌产品不是体现爱国吗?不。地球能源如此紧张,开大能耗的汽车只为给自己长脸,不仅是不爱国,而且也不爱全人类。

  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生活改善,人们往往有一个误解,就是以为自己使用的物品越新颖、越高级、越奢华,生活的质量就越高。其实,无论是一个人还是全人类,一切发展的成功标志是看生活的幸福指数。这个指数并不仅仅是物质条件决定的,还要看人的精神生活。如果一个人或群体拼命地劳作,尽管拥有豪华的住宅、家具和轿车等,却没有一点闲适,没有一点淡雅,不能去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总处在疲于奔命之中,有多少幸福感?而“清贫”闲适的生活也并不意味着没有创造,它创造的是精神生活,人们在诸多的自由谈论、交游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启发,不少文学名篇不正是从茶馆里“泡”出来的吗?

  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人过了太多清贫的日子,追求幸福、富裕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但在追求富有的过程中,倡导节俭的生活或者叫更高质量的生活,应该说是明智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顶!~顶!~0 扔鸡蛋~扔鸡蛋~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xatubbs.com ( 苏ICP备11050183号 )

GMT+8, 2025-7-19 04:03 , Processed in 0.18192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