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望
- 1154 点
- 西工币
- 5333 枚
- 贡献值
- 37 点
- 好评度
- 14 点
- 最后登录
- 2011-6-4
- 注册时间
- 2006-9-3
- 帖子
- 685
- 精华
- 0
- 积分
- 1387
- 阅读权限
- 100
- UID
- 2794
  
该用户从未签到 - 西工币
- 5333 枚
- 好评度
- 14 点
- 声望
- 1154 点
- 注册时间
- 2006-9-3
- 帖子
- 685
- 积分
- 1387
- UID
- 2794
|
二级C语言笔试只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题型。这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有所不同,考生在备考时要深化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并注重实践,同时要作一些针对性的练习,特别是历年真题,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及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
这种类型的题,要求考生从四个待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可综合运用直选法,排除法等多种方法。但是这类题目考的知识点往往都比较多且细,容易出错,考生在做这类题时,切忌不加分析,一看就选,从而漏掉正确的答案。
如2003年9月笔试第49题: 有以下程序 mai( ) { int a[3][3],?p,i; p=&&a[0][0]; for (i=0;i<9;i++) p=i+1; printf("%d\n",a[1][2]);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3 (B)6 (C)9 (D)2
此题主要考的知识点有:
(1)数组与指针的关系;
(2)数组的初始化和数组元素的引用。
在C语言中,数组与指针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任何能用数组下标完成的操作也都可以用指针来实现。语句“p=&&a[0][0];”使p指向数组中的第0号元素,即a[0][0],指针变量p中存放了数组元素a[0][0]的地址,由于数组元素在内存中是连续存储的,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指针变量p访问数组中的任何一个元素。本题中通过“for (i=0;i<9;i++) p=i+1;”语句使a[3][3]={1,2,3,4,5,6,7,8,9},所以a[1][2]=6。这里要特别注意C语言中数组的下标从0开始,不要错选a[1][2]=3。
二、填空题
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对于这类型的题,考生应深刻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运用相关知识做出正确回答。在历年考试中,考生这部分试题的得分直接决定考试成绩。由于这部分共20个空,计40分,有的考生能得35~40分,而有的考生却得不到10分,直接拉开了最后成绩。
在判卷过程中发现考生常犯的错误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概念理解不准确。
如2003年9月填空第8题: main( ) {int a=1,b=3,c=5; if (c=a+b) printf ("yes\n"); else printf("no"); } 题目问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答案应是yes。因为“if (c=a+b) printf ("yes\n");”中的条件“c=a+b”是一个赋值语句,c的值为a+b=1+3=4,所以条件为真。而许多考生却把赋值语句“c=a+b”理解为关系表达式“c==a+b”即5=1+3为逻辑假,故答no。
2.答案表述不准确,会做的题却不得分或少得分。
如第12题: main( ) {int i,n[ ]={0,0,0,0,0}; for(i=1;i<=4;i++) {n=n[i-1]?2+1; printf("%d ",n); } }问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答案是“1 3 7 15”许多考生虽然写对了但却在每个数字后加了标点而不得分如“1,3,7,15”或“1. 3. 7. 15”。
又如第19题: 以下程序的功能是将字符串s中的数字字符放入d数组中,最后输出d中的字符串;例如,输入字符串:abc123edf456gh,执行后输出:123456。
请填空: #include #include main( ) {char s[80], d[80]; int i, j; gets(s); for(i=j=0;s!=’\0’ ;i++) if( ) {d[j]=s;j++} d[j]=’\0’ ; puts(d); } 答案应是s<=’9’&&&&s>=’0’或s<=48&&&&s>=57而许多考生却把“>=”,“<=”写成“≥”,“≤”导致不能得分。
3.注意答题卡的号码并不是试题卷上的题号,而是填空的顺序号。许多考生答题时将答案张冠李戴,位置写错,白白丢了分。
总之,只要考生能准确理解基本知识点,善于动手动脑多练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轻松通过笔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