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在线

标题: 管乐团 [打印本页]

作者: tanjie109    时间: 2008-10-5 16:53
标题: 管乐团
呵呵,毕业参加工作了。恰逢十一全国首届校际管乐节在深圳开幕,二话没说直奔深圳大剧院呆了一整天,听了30几个乐团的展演,基本上是代表全国的高水平了。遗憾的是西北地区只有兰炼一中交响管乐团参加,西安没有一支乐团参加,着实让人有点遗憾。
作者: tanjie109    时间: 2008-10-5 16:56
深圳宝安中学管乐团,这次取得第二的成绩,演奏水平挺好的,不管是音准、节奏还是层次都相当不错
作者: tanjie109    时间: 2008-10-5 16:58
这是乐团的低音声部,贝斯提琴
作者: tanjie109    时间: 2008-10-5 17:02
北京景山学校爱乐管乐团,水平实在好,演奏的中国作品是长江颂,各声部协调不错
作者: tanjie109    时间: 2008-10-5 17:10
这是北京日坛中学管乐团,演奏的两首曲子都相当有水准,其中外国作品演奏的是《To a new dawn》,给个链接感兴趣的可以听一下http://mymedia.yam.com:9999/m/1721683
现场总是比录音来得爽,更真实,尤其是低音声部的浑厚和冲击音响是无法复制的。
记得曲子结束时全场为之一震,水准还是相当高的了。
作者: tanjie109    时间: 2008-10-5 17:13
这是香港地区的一个中学乐团,演奏的作品很现代,难度极高;据说该乐团经常活动于港澳台之间,常常受邀,不过他们演奏的中国作品《瑶族舞曲》很一般,层次和节奏都没把握好。
作者: tanjie109    时间: 2008-10-5 17:15
这是深圳西乡中学管乐团,演奏《歌剧院魅影》,水平过得去。
作者: tanjie109    时间: 2008-10-5 17:18
这是深圳中学管乐团,可以说是这次活动的主角了,全国相当有名气的一支学生管乐团
作者: tanjie109    时间: 2008-10-5 17:22
大学组的
沈阳师范大学青年管乐交响乐团,他们演奏的是《墨西哥小号》,同样给个链接,有兴趣的可以听一下
http://www.xici.net/b638055/d57386094.htm
作者: tanjie109    时间: 2008-10-5 17:26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管乐团
最近两年挺牛的,尤其是拿了几个全国奖项,学校便大力支持,看来这似乎符合一般大学艺术团的发展模式,呵呵,功利主义。不过水平也不是盖的,作品的把握上也是挺可以的。
作者: tanjie109    时间: 2008-10-5 17:43
著名音乐教授周荫昌老师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这次活动,记得6月底还在学校听过他的讲座。现在国家想把管乐教育作为引入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咱们学校主要是没重视起来,其他学校早就有自己的演奏团体,带给学校的不仅仅是几场音乐会,更多的是将这种音乐艺术形式引到同学们的身边,有机会去感受它。现代社会拼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文化,这一点我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为什么西安的大学生质量较高?其实是西安本地的文化积淀深厚,在西安读书有机会去接触这些,这点说起来很抽象,但是的确是这个道理。去陕师大、交大走一下,再来看咱们学校,你就大概了解文化积淀的意义了。大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积累,所以学习之余应该到美院和音乐学院看看展览和演出,这些都是不要钱的,对人是有好处的,当然了,美女也不少,呵呵。
作者: tanjie109    时间: 2008-10-5 18:06
好了,啰嗦了这么多,介绍一下管乐团吧。
咱们国家是1900年在上海将管乐引进来的,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美国、欧洲、日本比我们要早的多,尤其是美国。管乐演奏最初的形式是作为军乐团出现的,演奏进行曲居多。在19世纪末期美国管乐作曲家苏萨首次提出管乐交响化的概念,即将交响乐团的编制和演奏形式移植到管乐演奏上来,于是乎就出现了交响管乐团的概念,就是刚才我发图的那种演奏形式。最初的交响管乐团其实还是很粗糙的,仅仅是将军乐团从操场上搬到音乐厅,改站姿为坐姿,作品多为一些改编民歌之类的小曲子,后来随着这一形势的延续,演奏的作品越来越复杂,甚至改编交响音乐作品,于是配器是越来越多,声部也越来越完善,把交响乐团除了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声部意外的所有乐器包括低音提琴一起搬到管乐团里,形成了现在意义上的交响管乐团,最近20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和普及非常迅速,西安建大和西安理工大就组建了全编制交响管乐团(65人左右)。
作者: tanjie109    时间: 2008-10-5 19:26
关于乐团配置的相关资料现在还没整理出来,若有可能会在以后给出,很多很详细的,包括乐器的种类数目以及队形。
一个乐团最重要的不是技术,是历史和积累。咱们学校在这点上很有优势的,大学生艺术团的前身就是管乐团,后来组建过小型军乐团,遗憾的是失败了,原因是失去了群众,没有土壤。记得这次周荫昌老师在会场上讲的:“这次管乐节比上次最值得肯定和赞扬的是曲子难度下降了,但是还不够。不能因为活动把学生束缚在技术上,要让学生真正去喜欢,去理解曲子,只有曲子难度下降了,学生才容易理解音乐。”这话对我们今后乐团的建设也提供了经验。我还记得在校时参加洪庆校区的军乐团老高把人整的啊,就那么几个破曲子翻来翻去的吹,哪个学生都烦,好多同学原本对管乐很感兴趣的,结果这么一整,基本上砸号了,不吹了。个人认为,在建团之初完全可以演奏改编一些民歌或者简单的曲子,让同学把音吹准,把基础下扎实,对节奏,强弱层次有深刻的认识,这便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理解及欣赏能力。也可以仿效天津大学的经验,组件AB团,A团由一些有特长的学生但当,主要进行音乐会演奏、比赛等活动,必要时可以招特长生;B团则可由基础比较薄弱或是没有基础的同学但当,主要是为乐团培养后备力量,适当也可以组织演出。
作者: singh    时间: 2008-10-6 02:11
[s:27] [s:27]
作者: 枯树哭诉    时间: 2008-10-12 00:31
西安铁一中没有去而已...


               [s:39]
作者: 正版熊猫    时间: 2008-10-13 15:41
西安中学中最好的交响乐团,应该是育才中学的吧  曾经远征海外
作者: swluffy008    时间: 2008-11-1 11:54
学校肯投钱才行啊。。。
以前我们中学~~一个大鼓就1万多~~
而且主要是学校连个懂音乐的老师都没有。。。没人指挥与指导是不可能的
作者: 卟叽卟叽    时间: 2008-11-4 01:56
好大的排场 ···




欢迎光临 工大在线 (http://ruolanmy.hk1.ifreeurl.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