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在线
标题:
国书最重 国礼渐轻
[打印本页]
作者:
美丽的坏女孩
时间:
2006-11-1 08:53
标题:
国书最重 国礼渐轻
国书最重 国礼渐轻(组图)
北京青年报:吴德广 (06/10/30 00:48)
■因在礼宾司任职多年,吴德广对我国外交礼仪耳熟能详■摄影/本报记者贾婷
■钓鱼台国宾馆是几十年来吴德广日常工作的地方
■吴德广在钓鱼台国宾馆,后为来访的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致《北京青年报》读者
我国驻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外交官员,曾经历过不少外交的大场面,也有身边的许多小故事。有些是他们在国外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深切感受,他们在同当地人民交往中的珍贵友情;也有些是他们在外交场合中的所见所闻,他们在访问旅途中看到的秀丽山川、民风民俗。这些小故事反映了外交官员丰富多彩和趣味盎然的工作和生活,可能会引起《北京青年报》读者的不少兴趣。
《外交官亲历记》由本报天天副刊与外交部外交笔会纪实小组共同推出
笔者在外交部礼宾司任职多年,亲历、亲见、亲闻诸多国际礼仪故事。其中,特命全权大使递交国书趣闻颇多,外交礼仪之妙,似可供暮去朝来之茶话。
笔者也有幸目睹那些艺高情深的国礼。它们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点,代表了各国的文化传统和艺术风貌,是历史的缩影,更是和平与友谊之象征。
国书是这样写的×××国总统×××阁下:
为巩固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我任命×××先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国特命全权大使。
我相信×××先生将尽力完成他所担负的使命,请您惠予接待,并对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进行的工作给予信任和帮助。
×××先生业已完成其驻×××国特命全权大使的使命,现予召回。我愿借此机会对他任职期间所受到的接待和帮助表示感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签字)(副署)
×年×月×日于北京
国字第×××号
国书轶事
■我国第一号国书是用毛笔写的
国书并非一本书,而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全权证书。它是国家元首为了派遣或召回使节,向接受国元首发出的正式文书,分为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两种。国书通常由派遣国元首署名,并由外交部长副署。在外交实践中,很多国家将召回国书并于派遣国书之中,我国国书也是如此。
驻外大使赴任后,第一件大事是由大使亲自向驻在国国家元首递交国书。随后才能正式履行职务。递交国书是一项庄重严肃的外交礼仪,它标志着驻在国元首正式接受特命全权大使。当事人都会认真对待,把它当作对驻在国的一种礼貌和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字第一号国书为首任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王稼祥大使的国书。
国书以毛笔书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签署,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副署,1949年10月20日签署于北京,同年11月3日由王稼祥大使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什维尔尼克主席递交。
1965年笔者调入礼宾司时,国书制作已经规范化。可以说,礼宾司人人都是制作国书的能手。上级书面通知下达后,按一定格式填写国书内容,登记编号,送司长审批后,即送外交部办公厅文印处印制。印制毕即上呈国家主席签署,外交部部长副署。
我国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焦若愚的国书是我经办的第一份国书。此后我经办了多少国书,今天已记不清了。不过有一点记忆长久刻在我心里。大使赴任前来礼宾司取国书,看着镶嵌着国徽的国书时,都不约而同地问我,要注意什么?我说,国书是分量最重、最宝贵之书。
■轿车还是马车?
我国递交国书的礼仪不断改革,现行的仪式在人民大会堂进行。递交国书时外国驻华大使和参礼人员身着礼服或民族服装,由外交部礼宾司处长乘礼车前往使馆迎接大使,并陪同大使乘礼车至人民大会堂。礼兵在大会堂入口处红地毯两侧列队行持枪礼,向大使致敬。进入大厅后,大使向我国家主席递交国书,随后介绍使馆参礼人员。之后主席和大使在会客室简短谈话。礼毕,外交部礼宾司处长陪送大使乘礼车返回使馆。
各国都很重视外国使节递交国书的礼仪。礼仪有简有繁,但备高级轿车迎送、铺红地毯、礼兵敬礼、递交国书和颂词、介绍参礼人员等礼仪却是大同小异。
1985年,韩叙大使向美国里根总统呈递国书,美国国务院派高级礼车接送,警车开道,车队在仪仗队的乐声中开入白宫。韩大使在总统客人签名簿上签名后,礼宾官将一支刻有里根总统名字的钢笔送给他做纪念。随后在总统办公室,韩大使向里根总统递交了国书和颂词,双方亲切交谈,并一起让记者们拍照。
英国是一个保留着古老传统的国家。外国使节向女王递交国书乘的是马车。1985年,中国驻英国大使胡定一向伊丽莎白女王呈递国书那天,英国皇家典礼官和一名将军,身穿军礼服,腰系金色缎带,乘坐由两匹骏马拉着、装饰得五彩缤纷的皇家马车接送胡大使,进出白金汉宫。
也有些君主制国家的国王接受国书、接送大使使用高级轿车,但礼仪仍多沿袭古老的传统。1982年,丁雪松大使向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递交国书。那天,女王的侍从男爵乘坐皇家轿车来到了中国大使官邸。侍从身着红白绣金的宫廷礼服,腰部佩镶嵌着金色花纹的宝剑,华美的装束洋溢着皇家气派。丁大使乘礼车抵达女王的夏季行宫———和平宫,由侍从长陪同检阅了仪仗队,随后被引至接见大厅,向女王递交了国书。仪式结束后,女王请丁大使与女王的丈夫亨里克亲王见面。
1985年,章曙大使向日本天皇递交国书时,笔者时任驻日本使馆一等秘书,亲历全过程。事前,宫内厅式部官特地到中国驻日大使馆介绍进皇宫递交国书的两种方式:一是现代式,乘高级轿车由仪典官带领入宫;二是传统式,乘古典皇家马车由仪典官引导入宫。章大使选择了后者。
当天,宫内厅一位式部官抵使馆接引章大使及随行外交官去皇宫,皇家马车共3辆,由9匹高大骏马牵拉。马车通过古松挺立的皇宫前大广场,穿过著名的二重桥,进入皇宫正门。下车后,章大使由宫内厅式部官长迎进正殿“松间”,听取有关仪式的说明后被引进正殿,向天皇递交了国书。
有时与递交国书相伴随的还有阅兵仪式。1984年,李连庆大使向印度总统递交国书当天,礼宾司长乘专车接大使去总统府。礼车抵总统府大门时,20余名骑着高头大马的总统府卫士列队欢迎。他们神情庄严,着红色上衣、黑色长裤、高筒皮靴,头戴饰有蓝色飘带的高帽,手戴白手套,高举中印两国国旗。威武的马队护送李大使至总统府南端的广场。大使走向铺着红地毯的检阅台,检阅100余名军人的分列式。检阅毕,大使在总统首席军事秘书等官员的陪同下顺利呈递了国书。
■两位执政官,国书递给谁?
安道尔的国家元首由西班牙和法国两位大公担任。根据安道尔宪法,两大公属荣誉职位,其权力之一是代表安道尔接受外国大使呈递的国书。1994年,我国驻西班牙兼安道尔大使宋国清就穿梭三国,两递国书。他除了向西班牙国王递交国书外,还于同年11月驱车前往安道尔与西班牙边境、位于西班牙一侧的乌赫尔市,向安道尔两大公之一胡安·马蒂·阿兰尼斯主教递交国书。12月,他又飞往巴黎,进入爱丽舍宫,向法国总统办公厅主任、兼任安道尔大公的夏西聂递交国书。
而在1987年,中国驻斐济兼驻基里巴斯和瓦努阿图的徐明远大使,更是身兼数职,得三递国书。
圣马力诺是世界上最小、最古老共和国之一。圣马力诺执政官———国家元首、政府和大议会首脑,由两人共同担任,权力相等。接受外国使节的国书时,两位执政官都必须在场。
1994年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力诺吴明廉大使向圣马力诺两位执政官递交国书,十分有趣。事前吴大使请教该国礼宾官,国书该递交给哪位执政官,回答是:递交给谁都行。吴大使从礼节上考虑,为表示对两位执政官同样尊重,现场他站在两位执政官前面的中间位置行鞠躬礼,然后递上国书。结果,左侧的执政官先伸手接过国书,右侧的执政官也笑容可掬。
国礼趣闻
■一件国礼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性格特点
国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的价值连城。1956年、1961年和1964年,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总统应邀访华,曾两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毛主席赠送苏加诺一幅牡丹松石图大立轴,那是齐白石先生逝世前的绝笔。周总理则赠送苏加诺一幅徐悲鸿的奔马轴。苏加诺总统是著名的收藏家,这两幅名家作品,丰富了他的藏画。
20世纪60年代,胡志明主席赠送刘少奇主席一尊木雕大象,栩栩如生。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为恢复日中邦交初次访华时,赠送毛主席的国礼为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风景画,标价5000万日元。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历史性访问。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尼克松,当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欢迎宴会,宴会开始前宾主双方在北京厅互赠礼品。尼克松总统送给毛主席的是一尊瓷塑天鹅。
1974年,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访华,会见毛主席时送了一套铜茶具,赞比亚素以“铜矿之国”著称,它的铜器闻名遐迩。会见时毛主席与卡翁达总统谈到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令他觉得耳目一新。谈累了,总统取出铜茶具说:“喝口水吧。”毛主席哈哈一笑,说:“我用不惯铜茶杯。”接着毛主席取出制作精细的景德镇瓷杯,总统看了赞不绝口。毛主席风趣地说:“我的虽好,但一摔就碎。你的虽然沉,耐摔。咱们是各有千秋!”
从一件国礼,还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一次,瑞士联邦主席送给毛主席两块金表。工作人员把金表给毛主席看,问他是否留下。毛主席说:“这种礼品不能要,谁当主席他送给谁,你当主席也会送给你。我是代表人民的,这种礼品不能收,一定要送仓库。”据我所知,外宾赠送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礼品都造表交公。
1963年,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送给当时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元帅一件铜镀金腰刀。哈桑二世在其王宫宴请中国客人时,感动于陈毅元帅的豪爽,说:“这个朋友我们交定了!”当即取下挂在墙上的腰刀赠予陈毅。腰刀在他们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象征民族的气节和英勇的精神。
■英国女王的礼物是一张照片
欧洲各国的国礼多要体现西方传统文化。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赠送我国领导人的是一套精装的莎士比亚文集。
我国领导人向国宾回礼或出访时向驻在国领导人赠礼,通常采用传统的优质工艺品,诸如景泰蓝、丝绸、玉器、瓷器、刺绣、纺织品等,以便外国朋友从礼品中了解中国及其悠久的文明。周总理在审批并确定向外宾赠礼的方案时,还曾让秘书提醒礼宾司,礼品必须附说明书和译文。
1992年******总书记访日时,向明仁天皇赠送了汉代张衡地动仪的仿制品。天皇很欣赏这件礼品,说它“体现中国古代的科学进步”。同年,明仁天皇访华,我国又向他赠送了山东产的“琅琊砚”以及我国书法家书写的“茶经”。
不过,1994年李鹏总理访问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和吉尔吉斯等国时,向四国领导人赠送的是我国生产的音响、电视机等电器。他们对我国新颖的电器及其制作工艺赞不绝口。
物轻情意重。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时,送给李先念主席的夫人林佳楣一张照片,是女王夫妇的合影,表达了一国之君的朴素的情谊。
1987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访华,邓小平在会见他时指出:我们关心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联合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会见后联合国秘书长向邓小平赠送了铜雕《和平之手》,表达了联合国维护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宗旨和使命。
1995年联合国成立50周年时,******主席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这尊高2.1米、鼎座高0.5米的巨鼎被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的草坪上,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
1989年老布什总统访华,李鹏总理夫妇向总统夫妇赠送了飞鸽牌男女自行车各一辆。这份礼品引起他们一段美好的回忆,当年老布什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时,常同夫人骑自行车逛京城。
1996年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赠送******主席一座乌木雕长颈鹿群像,5只长颈鹿相聚一起,眼睛机灵地注视着四周,木雕反映了当地特有的生态环境。
周恩来总理对礼品的处理极其严格,我记得有一次,周总理指示礼宾司将外宾送给他的礼品上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他还多次向礼宾司说,要把有纪念意义、价值高的礼品集中起来,选择适当场所陈列展览。
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我国已成立了国际友谊博物馆,主管国礼的收藏和保管工作。目前保存了几十年来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赠送我国领导人的万余件国礼,几乎每件礼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见证了历史风云的起伏。
不过,目前在国际交往中互赠礼品的做法正趋于简化,仅互赠小纪念品,或双方商定互不赠礼的也不乏其数。我国在接待国宾时,通常是把客人来访期间的照片精选成册,在国宾离华时作为纪念品赠送给对方,这种做法很受欢迎。
■资料图片提供/吴德广
欢迎光临 工大在线 (http://ruolanmy.hk1.ifreeurl.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